近年来,在人民法院所审理的刑事案件中,犯罪手段和方式是多样化、复合化的趋势,由此对其行为的分析,判断和定性日趋复杂。如我院近期审结的贾某一案即较为典型。
本案的基本案情是:2004年9月9日上午9时许,被告人贾某持100张五十元面值的人民币共计5000元到重庆市渝中区招商银行上清寺支行二号柜台,兑换成50张一百元面值的人民币后,被告人贾某趁银行工作人员不备,迅速取出其中一叠(20张)放入裤包内,又以朋友结婚需新钞为由要求该银行工作人员将剩下的30张一百元面值的人民币更换成崭新的50张一百元面值的人民币。当银行工作人员称没有崭新的人民币更换时,被告人贾某遂表示不换了,要求退回原来的100张五十元面值的人民币。由于银行工作人员工作疏忽,退还给被告人贾某人民币5000元。2004年11月29日上午11时许,被告人贾某采用上述方法在招商银行江北支行行骗时被现场捉获。案发后,公安机关追回赃款人民币2000元,并已发还招商银行上清寺支行。案发后,检察机关以被告人贾某犯盗窃罪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本院审理认为,被告人贾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弄虚作假手段,骗取银行人民币2000元,数额较大,侵犯了公共财物的所有权,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依法应予惩处。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检察院指控事实成立,但定性不准,应予纠正。被告人贾某在庭审中认罪态度较好,有一定悔罪表现,可酌情从轻处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第五十三条、第五十二条、第四十七条之规定,判决被告人贾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元。一审宣判后,被告人贾某未提出上诉,人民检察院亦未提出抗诉,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针对本案被告人的犯罪手段是“窃”还是“骗”?在审理过程中,曾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是通过到银行兑换人民币的过程中,趁银行工作人员不注意窃取钱财,其行为构成盗窃罪。另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是通过到银行兑换人民币的过程中,利用银行工作人员的疏忽骗取钱财,其行为构成诈骗罪。
结合本案,笔者对此做以下分析:
(一)盗窃罪和诈骗罪均是刑事审判中常见的犯罪。《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盗窃的行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作为侵犯财产类的犯罪,二者的犯罪构成在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方面是一致的,唯有犯罪客观方面不同,具体讲就是犯罪手段不同,也就是行为人非法获取财产的方法不同。诈骗罪非法获取的财产是基于被害人的错误认识作出的财产处分行为得到的,而盗窃罪是通过行为人自己的秘密窃取行为得到的。从犯罪构成上看,从字面上理解,二者的差别显而易见,不可能发生混淆,但在一些案件的处理中,两罪界限的划分却不那么明显。本案即是一例。
盗窃罪中所谓“秘密窃取”是指行为人采取自认为不会被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经手者发觉的方法,暗中将财物取走的行为。诈骗罪中所谓“虚构事实”是指故意编造客观上不存在的虚假情况,骗取被害单位或者个人的信任;“隐瞒真相”是指掩盖客观上存在某种事实,使被害单位或个人产生错觉,信以为真,将财物“自愿”交给行为人。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实质都是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用欺骗方法占有财产是诈骗罪区别于其他侵犯财产罪的主要特征,成立诈骗罪所要求的欺骗手法分解开来看,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行为人使用了欺骗方法、骗术;第二个阶段是被害人因行为人的骗术产生了错觉,陷入错误认识之中;第三个阶段是被害人在错误认识的支配下作出了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行为。三个阶段有机结合,差一个环节都可能导致定性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