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市的工作实践看,解决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单靠市场就业不行,政府必须运用必要的政策引导和经济手段,开发一批新的岗位,专项用于安置就业困难群体。
??我们依托街道和社区,重点开发了社区安全保卫、卫生清洁、公共环境绿化、公共设施维护、停车场管理、社区文化、教育、托老托幼等社区公益性岗位。在扶持政策上,突出了“三个鼓励”的做法。
一是鼓励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凡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群体人员的,每安置一人从促进就业资金中每年给予一定数额的岗位开发补贴。
二是鼓励就业困难群体从事公益性岗位工作。凡从事公益性岗位劳动的就业困难群体人员,从促进就业资金中每人每月分别给予一定数额的工资性补贴和社会保险费补贴。
三是鼓励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困难群体人员。凡签订2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按每人每月一定标准给予社会保险费补贴。2001年以来,全市新开发专项用于安置困难群体就业的岗位6000多个,开辟了困难群体就业的新门路。对于一些特定的就业岗位,我们也尽可能安置就业困难的下岗失业人员。这些岗位主要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后勤服务岗位,以及社会福利、市政工程建设与维护、卫生保洁、园林绿化、社区服务等政府投资形成的公益性岗位;驻青大专院校、医院、金融等单位的后勤服务性辅助岗位;物业管理公司的管理、工程维修、绿化养护、环卫保洁、保安等工作岗位。对这些岗位,凡工资达不到全市社会平均工资50%的,从促进就业资金中给予一定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