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澧县在征地拆迁工作中,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和长远生计为目标,加大补偿力度,优化安置方式,积极满足农民合理的补偿、安置要求,极大地减少了因征地引发的社会矛盾,实现了和谐拆迁。
去年,该县共进行了36个项目的征地拆迁。全年共拆迁268户,拆迁建筑面积56680平方米,发放征地补偿款7657万元,没有发生因征地拆迁引发的不和谐事件。
该县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的基本生活问题,搞好失地农民的生活安置。一是对失地农民实行保险安置。凡是未达退休年龄的都可参加养老保险,只要一次性缴足15年的养老保险费,就可享受养老保险。为了弥补失地农民保险费的不足,该县按照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将75%的土地补偿费支付给失地农民。二是已达到退休年龄的,可以选择社会养老保险或城镇低保。三是失地农民享受下岗职工的再就业优惠。
以上三项保障手续的办理,都必须凭失地农民资格证。失地农民资格证的审查、公示、呈报、发放,都由征地拆迁事务所承办,各有关部门办理相关事项由该所组织和协调。
去年,该县对892户共2802名新失地农民的资格进行了最后核定,发放了失地农民资格证892本,已有503人参加养老保险,有315人进入低保,领取了最低生活保障费。这些措施的落实,从根本上解决了失地农民的生活出路问题,促进了征地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加快县城建设,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减少重复拆迁,解决城中村问题,该县颁布了《澧县县城规划区征地拆迁公寓楼安置试行办法》。凡在县城规划区内进行征地拆迁的,均实行公寓楼安置。
公寓楼安置工作一度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县城的征地规模通常不大,一宗土地被征收后,失地农民还有少许耕地耕种,而公寓楼又远离农业耕种区,农具无处放,农产品无处晒,家庭副业无场地,给生产带来不便。同时,拆迁农民习惯一户一宅,对公寓楼的优越性认识不足,出现了严重的对立情绪。
针对这种情况,该县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办法。首先选择在工业大道南拓征地拆迁项目试点。该项目是公路建设,属于公益事业,相对来说,群众较易接受。这个项目共有拆迁户45户,住房安置分支户9户,共需安置54户。该局采取群众会、代表会、对话会、咨询会等方式,进行深入广泛的宣传发动,积极引导拆迁户正确认识这项改革,主动参与这项改革。
同时,该县对安置政策加以改进和完善,把公寓楼安置点选在城区附近,住房安置价格分为优惠价、成本价、市场优惠价和市场价,优惠价每平方米400元,电、水、燃气、电视、电话开户免费。有剩余土地耕种的农户,在耕种区由县政府统一建生产棚,每户一间,免费提供。生产棚交村(居)委会管理,今后征收时,随时拆迁,不予补偿。经过工作人员不懈努力,45户居民顺利拆迁,目前已经全部住进了公寓楼。
实施公寓楼安置,促进了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原来一户宅基地需要200平方米左右的土地,现在每户平均只要50平方米就够了,而且小区环境优美,设施齐全,起居方便。
能否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满足拆迁户的合理利益诉求,促其自觉拆迁,是和谐征地的关键。
该县对被征地拆迁对象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政策宣传。一是编写了5000多本《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政策问答》的小册子,发放到每一个
征地拆迁户手中。二是召开各种形式的会议,与征地拆迁对象面对面地交流。去年,该县共召开户主会、代表会、座谈会、咨询会等各种会议80多场,参会人员达3000多人次。
迁户;晚上,又忍受蚊虫的叮咬,到拆迁户家里做工作到深夜。有的拆迁户回避拆迁工作人员,看到他们就狠狠地甩门而出,甚至破口大骂。但他们“忍”字当头,决不与拆迁户发生冲突。经过3个月的日夜奋战,48个拆迁户终于在《征地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书》上签了字,顺利实施了拆迁。
工作人员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只有把情况了解清楚了,才能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方法,对症下药。
去年,该县啤酒厂因搬迁扩建,需征地200亩,涉及拆迁户41户。拆迁时间紧,任务量大。被征地拆迁群众开会不参加,见到拆迁
工作人员就关门,把他们当“瘟神”。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改变工作策略,从外围着手做工作,想方设法摸清拆迁户的社会关系,找准对拆迁户有影响、说话算数的人出面做工作,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年1月5日,所有拆迁户全部签订了拆迁协议。1月7日,啤酒厂顺利举行了奠基典礼。据统计,去年该县共进行了36个项目的征地拆迁,全部按时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