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国:土交所通过稳步开展农村土地交易,促进了耕地保护这一基本国策的落实,激活了城乡要素市场,推进了统筹城乡机制的建立,并将在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两翼农民“万元增收”工程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特别是地票制度运行以来,产生了五方面的经济社会效益:第一,以“先补后占”替代“先征后补”的建设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模式,有效防止了现有征地模式“占地在先是刚性的,造地在后是柔性的、时间和质量不能保证”的弊端,有利于我市坚守3256万亩的耕地保有量,有利于确保耕地质量。第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城镇建设用地的远距离、大范围置换,利用级差土地收益提升了偏远农村的土地价值,实现了城市反哺农村、主城支持两翼的目标,增加了农民收入。另外,复垦后形成的耕地由农民耕种,也可让农民增收。第三,农村土地交易所运行一年多来,相关机制和制度逐步完善,建成了城乡统一的土地要素市场,有力支持了我市金融中心的建设。第四,地票制度显化了农村土地价值,提高了农民进入城镇生活和发展的能力,成为妥善解决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转户农民退出集体土地的有效途径。第五,利用市场化机制,优化了农用地、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实现了耕地连片、居民点集中,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新农村建设。
记者:在总结收获和经验同时,您感觉最需要完善的方面在哪里?
董建国:最需要完善的应该是地票制度的运行机制和配套政策。
地票制度是我市在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经验和现成的规章制度,我们是边探索研究、边运行总结。我们正在研究地票管理暂行规定、地票质押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和地票交易中实行耕地按等级折算等办法。同时,还在开展地票市场的调控机制研究,着重强化地票市场与土地市场、房地产市场和宏观经济之间的关联性分析,从地票总量、结构、价格和市场秩序等方面加强宏观调控,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和经营性用地需求,充分考虑与房地产市场的关联性,合理确定地票年度出让规模,实行地票出让年度总量调控,并加强地票交易市场的基础研究,探索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地票市场体系,确保地票市场平稳健康运行。
记者:切实有效地保护“三农”利益,可以说是坊间对地票制度担忧的焦点,但也正是重庆地票制度坚决执行的标准之一。要实现这个终极目的,最大的难度是什么?
董建国:虽然地票制度已将切实保护“三农”利益作为开展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重点内容,并从程序和实体两方面对保护“三农”利益作出了详细规定,但我们仍感觉存在一些课题有待破解,主要有:一是如何进一步提高农民在地票制度运行中获得的经济效益。随着地票价格的不断走高,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二是如何为农村发展留足用地空间。目前,科学合理确定农村发展用地存在三方面的困难:国家没有明确的指导性意见和标准;现阶段大部分地区都缺少农村产业发展规划、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等有关规划;作为土地所有权人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其实力基本上都明显较弱。三是退出宅基地的农户,如选择继续留在农村生活,如何确保其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受影响。四是如何有效防止农户“增支减收”情况的出现。
记者:从助推户籍制度改革的重任来看,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的平台功能潜力非常大,请您谈谈下一步的工作或计划。
董建国:下一步,我们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第一,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和配套政策。这包括出台地票价款收取使用与监管、地票管理、地票质押登记、在地票交易中实行耕地按等级折算等规范性文件,还要抓好复垦后产生耕地的验收和后续监管工作,确保新增耕地质量和新增耕地的有效利用。
第二,适度加大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力度。按照“政府推动、尊重民意、让利于民、规划先行、集约利用”的工作思路,适度扩大农村建设用地复垦规模。通过银行融资等方式加大复垦资金投入量,加强复垦项目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复垦工作保质、保量。结合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土地退出与利用工作,健全农村土地整治机构体系,加强以田、水、路、林、村为内容的农村土地整治,引入社会资本参与。
第三,开展网络化交易探索。在健全农村土地交易所信息系统的同时,着手推进农村土地网上交易,以促进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建立为出发点,从农村土地流转网络交易、农村土地流转资讯引导等方面支持“三农”建设。
第四,要充分发挥助推户籍制度改革作用。户籍制度改革工作已在我市全面铺开,土交所将努力发挥作用,助推户籍制度改革工作。
第五,推进实物交易。在这个方面,要加强与农业、林业部门的协作,建立统一的农村土地交易信息系统,实现全市范围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信息的统一归集汇总和发布,为社会提供市场化、专业化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权交易服务。力争实现一定规模以上的耕地和林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四荒地等农村未利用地使用权进入农村土地交易所交易。
重庆市江津区李市镇孔目村,追寻着首单地票的源头,我们第一次来到这里,正值2008年底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成立之时。山区的冬天格外冷,说活都不利索。几张条凳,支起了一个热闹的院坝会。背靠着旧房子,设想着新房子,计算着钱夹子,78岁的任文彬老人脸上也有着不少期待和满足。
孔目新居,第二次来是2010年的8月。一个新字,概括了满眼的变化。近40摄氏度的高温,也比不上搬进新居的村民的热情。三社、四社的36户村民已经搬进了崭新的三层楼房。原来开院坝会的老房子已经拆除,复垦成耕地后仍归各家耕种,玉米刚刚收割完,还晾晒在新屋前的空地上。一楼的储物室堆放着农具和粮仓,楼上的起居室也安上了天然气和抽水马桶。算着拆旧搬新的成本,数着房子和承包地的面积增减,说着上楼后的收支变化, 28岁的陈波对家乡的变化有着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信心,他甚至打算不再外出打工,在这块熟悉的土地上好好做点事情。
冬夏寒暑,冷暖自在人心。淳朴的山城人已经开始熟悉地票这个新鲜事物,他们计算着实实在在的生活成本,对现状感激而满足。作为首单地票的来源地和地票收益反哺农业的辐射区域,孔目村的变化才刚刚开始,我们都在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