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是结构化面试中考工作实务类试题中的一种,主要考察考生有没有随机应变和迅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结构化评分表中对考生有这方面相应的能力考察,公务员工作实务中一般会有办文办会办事能力的考察,而突发事件就是办事能力的一种。但是考生在遇到这一类题的时候,往往会被题目中所给的情景"吓住",而无法打开思路、迅速做出正确的反映。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两种主要用于突发事件的答题方法。
第一种方法:要素调换法,也就是根据题干中的问题调换其中的要素,主要是从时间、地点、物资、人员、方式、内容等方面去考虑。比如说:有一份重要文件,需要领导签字后才能上交,但是你忘记了让领导签字了,而领导此时已经去国外考察了,问你怎么办?拿到这道题,我们首先要找到题中所给的矛盾点,也就是题目中出现的问题。问题包括:文件忘记签字,领导已去国外考察。首先我们需要问一下接收文件的单位,告知情况,问能不能等领导回来后再签字上交,这是调换时间;如果不能等领导回来,问能不能使用电子签名或扫描签名,这是方式调换;如果不能,就问能否换其他领导签字,这是调换人员。要素调换法在突发事件中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但是要注意调换需要在原则合理的情况下进行,调换的越多越好。
第二种办法:层层假设法,就是根据题干所给的情况,通过假设其中原因,从而解决问题。比如说:办事大厅办理业务的设备突然不能用了,作为办事大厅的工作人员,这时你会怎么办?很多学觉得这个题要素太少了,用要素调换法答题时间太短,那我们就可以考虑层层假设法。我们先假设设备问题,如果能短时间内修好,我们就可以先让群众稍等一会儿,设备修好我们就继续办理业务;如果不能短时间修好,这个时候就告知来办理业务的群众可以线上办理业务,不必再跑一趟;如果群众的业务只能线下办理,就告诉群众改天再来办理,对于今天已经到达的群众发放号码牌,等设备修好之后为他们优先办理业务。层层假设法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注意"有限假设"的原则,不能假设到自己也没办法解决的程度,一般假设三到四条即可,再加上其他的一些语言修饰,题目就答的很丰满了。
以上就是解决突发事件常用的两种方法,细心的同学可能已经发现了,前面给大家说的两个例题,不管是要素调换法还是层层假设法其实在答题的过程中,二者都是有涉及的,所以在咱们真正答题的过程中二者一般是同时用到。
其实对与一件事情的分析远不止以上两种方法,因为面试考察的本身就是我们认知世界以及改造世界的能力,但我们如果能用一定的方法去解题那岂不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