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4-1997年温州经济增长和就业变量两者之间的情况分析,发现经济增长不能自动或完全地实现就业增量,其原因是社会总投资的大部分投向就业效应弱的部门。如基础设施建设、高科技产业、劳动生产率较高的部门等。据市统计局统计数据表明,1994年-1997年全市城乡从业分别为424.9万人,438.07万人,449.92万人,全市城镇(不含乡办集体)从业人员分别为:83.41万人,78.82万人,71.83万人,71.73万人。同期,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91.43亿元,128.82亿元,157.02亿元,178.11亿元。GDP增长率分别为18.6%,21%,23%,16.3%。经换算,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每亿元可吸纳城乡从业人员数分别为4.65万人,3.4万人,2.83万人,2.53万人。呈逐年下降态势。吸纳城镇从业人员数分别为0.8%万人,0.57万人,0.46万人,0.4万人,也呈逐年下降态势。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社会城乡吸纳从业人员增量分别为:(94年空缺),6257人,2509人,3730人,总体呈下降态势。
市场不是万能的,被动地等待经济发展来实现就业增量,是错误的,既不现实也不可取。为此,应该主动地运用宏观调控手段,通过分析,寻找就业空白区,就业效应明显区,开发就业岗位,实现就业增量,从而解决温州就业问题。
温州当前经济发展较快,产业结构已呈“二、三、一”顺序,且第二、第三产业相差不大,不久将呈“三、二、一”高级 产业结构。所以我们在研究情况,制订措施时,必须按现代型就业模式来衡量。如此看来,温州就业余口的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高出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低了7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低了12个百分点。温州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如果同美国比较,还缺少34个百分点;如果同日本比较,还缺少24个百分点;如果同俄罗斯比较,还缺少17个百分点。通过以上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已经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温州,在就业人员的产业结构方面仍存在严重失衡尤其是第三产业的总量严重不足。
第三产业具有吸纳劳动力强,无需经过特殊就业培训,资金投入少,就业门槛低等优点,因而很适合中年下岗职工(35岁以上下岗未就业人员占下岗就业总数的76%)尤其是女职工就业。这就是当前温州就业岗位开发制高点所在。
第三产业总量需求量大。若按温州市1997年的社会总从业人员449.42万人计算。温州市就业人员第三产业分布按现代就业模型50%计算,还可参考资料加51万人就业。可见,第三产业岗位开发空间十分巨大。
社会服务业就业岗位开发潜力强劲。社会服务业是指租凭服务业、旅游业、娱乐业、公共设施服务业、居民服务业、以及社会其他服务业。平均1994-1997年三年情况看,社会服务业仅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总数的4.1%,同发达国家的50%以上相比,缺口很大。若以1997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73.96万人为指数进行换算,还可以增加82万个就业岗位。可见社会服务业岗位开发潜力十分强劲。
社区服务业不同于社会服务业,它具有事业和产业的双属性。社区服务,可以概括为四个面向、四个服务和五个特殊点: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扶对象等社会特殊困难群体提供社会福利服务,面向广大社区居民提供便民利民服务,面向企业职工、离退休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等提供社会保险服务,面向社区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开展双向服务。因此,社区服务具有福利性、群众性、服务性、互助性、地缘性五大特点,这决定了社区服务是覆盖人群广泛、包容门类项目齐全、发展潜力十分巨大的新兴消费市场。目前一些地方把社区服务与物业管理结合起来,如社区内房修、绿化、卫生、电力、电信、治安、乃至家政、生活等服务。因此,社区服务业必定需要大批劳动者,开发空间很大。
商业零售业发展空间仍不少,在美国,零售业是就业数量最多的行业,占全美就业总数的17%。相比之下,温州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就业人员占13.9%(1994-1997年4年平均数)。按1997年城乡就业人数449.92万人计算,还可吸纳14万人就业。
此外,我市保险、信息服务、物业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就业岗位开发空间较大。因此,大力提高经济增长率,更应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大力开发就业岗位,解决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