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以往最大的变化是信息流广告平台从互联网转向了移动互联网,那么眼下的进化趋势,则是从依托于文字资讯内容平台,转向了短视频内容平台。不同以往的是,在信息流广告再次自我进化的同时,另有新的广告模式也已经异军突起了。
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人们逐渐适应了这种以触控为主要交互手段的操作方式。虽然传统互联网的资讯浏览场景后来也从前后翻页,演变成了通过滑动鼠标滚轮来实现上下滑动操作的“信息流”场景,但终究无法比拟在移动终端设备上,通过手指直接滑动触控操作来的更加自然。再加上占用了人们大量碎片时间的各种资讯、社交App产品的存在,信息流广告的强势崛起也是顺理成章的。
信息流(Feeds)广告,顾名思义,即是出现在社交媒体用户好友动态中的广告。即在用户查看的好友动态中插入推广信息,并依据社交群体属性根据用户喜好进行精准推荐。它最早于2006年出现在社交巨头Facebook上,随后Twitter、Pinterest、Instagram和LinkedIn以及国内的QQ空间、微博和人人网等社交媒体也相继推出信息流广告。它以一种十分自然的方式融入到用户所接受的信息当中,用户触达率高。
信息流广告的展现方式以文字、图片以及链接为主,通常采用按点击的CPC(cost per click)或按展示的CPM(cost per 1000impressions)模式收费。
经过2年的发展,各大互联网巨头纷纷扎堆自媒体平台,自媒体平台争夺用户和内容创作者已进入白热化阶段,然而“信息流广告”就成为各自媒体平台变现最核心的广告产品。
去年,百度将内容分发定位核心战略之一,百度想通过信息流产品来抢占信息流广告市场的心思,其实早已路人皆知。2016年才开始在手机百度app等产品里大规模接入信息流的百度,过了不到半年时间,就已经开始把信息流广告全部放进去了。
然而今日头条目前日活已经做到了手机百度的三分之二,在线时长达到了惊人的76分钟。在2015年收入还只有15亿人民币的情况下,2016年已经做到了60亿,大概是百度的十分之一。而今年销售团队的人数还要翻倍,可能接近1万人,类似百度凤巢的系统也在酝酿和打磨中。
几乎同一时间新浪微博“恰巧”也在发力做信息流。其实新浪微博早就已经有信息流,但那还是基于人的关系流,而如今微博要发力的是基于热点的兴趣流。
信息流广告这么一大块蛋糕,早就被腾讯系腾讯新闻和天天快报、百度系手机百度、阿里系UC头条、新锐移动资讯APP今日头条以及众多传统门户网站的APP顶上了,并且正在加快推行信息流广告产品布局,今年信息流广告产品无疑即将进入了“战国时代”。
信息流广告大战一触即发,至于如何挖掘信息流广告这座金矿,那就要看各大移动资讯平台如何打造更加贴合企业广告主需求的信息流广告产品。
在腾讯新闻、搜狐新闻、新浪新闻、凤凰新闻、网易新闻、今日头条、一点资讯、UC浏览器等消息流广告接踵而来。今天笔者为大家讲一下时下流行的几家平台的信息流广告,谈谈其信息流广告特色。
今日头条“信息流”:今日头条广告是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化广告,可以将广告信息精确的推送到有兴趣的用户那里。同时针对品牌企业还有开屏、CPT、GD的强势曝光类广告。同时头条还有针对品效合一的精准人群定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