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我们来做一个直观的对比,观察一下六神磊磊在头条号上的文章。
《金庸告诉王家卫,什么是最美的久别重逢》,这个标题是故事型的,阅读10万+,而《先生是个好称呼》,是鸡汤型的,阅读4000。
《东方不败一顿饭吃五头猪》是故事型的,100万阅读 。
而《三体的成功,组织是有贡献的》,是鸡汤体,而且是内涵标题,阅读8000。
《别装了,你们需要个毛的高僧大德》,这个是故事型的标题,50万阅读。
《当爹妈还能说话时,我们从不觉得那是好声音》,典型的鸡汤标题,4000阅读。
六神磊磊读金庸的文章几乎都是讲道理的,但是它都是用故事煲鸡汤。可以发现:如果他用故事来当标题,文章阅读量很高;当他用道理来当标题的时候,文章阅读量就比较低了。我想这是头条号跟微信之间的一些差异造成的。
微信是用户主导型。六神的文章在用户的脑海里已经形成了一个风格定势,无论他起什么标题,用户不会太在意,因为他们知道我打开了这些文章,就会看到自己想要的那种风格。但头条号是客户端主导的,它将大量的文章推送到了用户的面前,用户对文章的内容没有一个预期。当他打开头条号时,只有一个信息传递给他,就是标题,所以头条号要更注重标题。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头条号的文章是靠机器推送给用户的。机器有它的优势,可以迅速地找到同类型的文章,然后按照兴趣瞬间地匹配海量用户。但是它也有它的劣势,就是它无法理解人类的情感。比如说《东方不败吃五头猪》那篇,它就会把内容推送给对东方不败感兴趣的读者。相比之下,《当爹妈还能说话时,我们从不觉得那是好声音》,机器就无法判断里面的关键是什么,因为“爹妈”、“说话”、“声音”这些词都不具备特性。如果改成《那英说:中国最好的声音就在你家里,听到后记得转身》,机器就能够迅速判断,并把内容推送给对那英感兴趣的受众。
有没有可能一个标题,既体现故事性,又能体现情怀呢?当然有的,比如《当韩信从屠夫的胯下钻过,看到一个影响他一生的东西》。这篇文章,我采取头条号跟公众号用同一个标题的策略,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再比如六神磊磊的《武侠江湖:金庸写人间,古龙写天涯》,《东方不败一顿饭吃五头猪》,都是很不错的例子。
总结来说,头条爱故事,微信爱鸡汤,我们最好用故事煲鸡汤,然后在头条起一个故事型的标题,微信起一个鸡汤体的标题。当然,标题又有故事又有鸡汤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