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部门相关人士:银行有权自行研发金融产品,并制定相关政策,但必须向创新产品部门报备,经审查合法合规后才能面向市场发行。这款产品没经过这些程序是不可能推出的。
韩某(工商银行某支行副行长):虽然多数银行没推个人信用贷款,但信用卡业务实际上就相当于变相的个人信用贷款。信用卡透支消费不需任何抵押和担保,很多银行目前的白金卡和无限卡额度都在几十上百万,不低于个人信用贷款。银行选择这些持卡客户时,同样非常看重身份、职位和收入,只有符合银行要求的高端人群才能办到这种可大额透支消费的信用卡,普通客户只能办到普卡或金卡。
王某(教师):不知道这款产品的设计者有没有听过“官赖”这个词,这专指一些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恶意拖欠金融欠款。前不久有媒体报道,浙江省仙居县出现拖欠金融机构借款的“官赖”200多人,涉及金额3000多万元。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银行还认为职务是信用的最好证明和保证吗?考察一个人的信用,要从多方面进行,应该有一个系统平台,可惜我们至今还无法拥有。这使得银行自成一套,并在操作中另眼高看官员,甚至不惜投钱送怀。这不能不让人揣度,银行是不是想由此获取官员的某些“支持”?
罗某(市民):毋须讳言,我们的生活环境已经生成了比较严重的身份敏感意识,特别是对于公务员等特殊群体,而近年来在房地产等领域不断呈现的公务员特权及“潜规则”更让人们谈权色变。公众的担心无非有两个:一是担心礼尚往来的“传统”,会不会导致银行给副处级以上干部抛了个媚眼,干部也会以权力资源对其“回眸一笑”?二是担心银行优惠信贷服务会不会激活某些公职人员“出国留学、旅游、装修、购买大件商品等个人消费”的欲望。
以官阶作为授信额度的商业取向似乎在告诉人们,职位高低已成为能从银行贷多少款的评判标准,这无疑意味着,国家赋予官员的“公权”至少在贷款这一领域被“私有化”。从某种程度上,这更是激发了公众对权力失范的焦虑与警醒,以及社会对权力监督细化升级的渴求。
吴某某(公务员):银行与其推出面向小众的优惠贷款政策,倒不如把政策向小额信贷倾斜。毕竟,现实中最需要获得贷款支持的,不是特定群体出国留学、旅游、购买大件商品等消费,而是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等市场经济中最为活跃的主体。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应该多想想如何切实帮他们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资金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