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刘德是在汉景帝前元二年被封为“河间献王”的,他钻研学习,爱好古风,从实际出发,从而求得正确的结论。
经历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很多先秦古书已经失传,再加上汉初文帝、景帝偏好“黄帝、老子”之学,此时的儒学已经有些混乱不清了。刘德虽然没有僭位称帝的念头,但一心想复兴儒学,教化万民,以礼乐安定天下。在刘德眼里,“儒学”不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而是要回到孔孟理论的思想原点,深挖圣王时代的治理之道,找到儒学的本来面目。
于是,刘德才会以重金征集先秦古书,藏书数量与汉代中央朝廷不相上下,以致于北方中原一带的儒生纷至沓来,跟随刘德研究儒学,使《毛诗》《左传》等一批经典从献县走向全国。
在班固看来,刘德的这种思想、行为,只能用“实事求是”来形容。通俗而言,一件事物的是与非,不能凭个人爱恶,而应当是什么就说什么,以实证来求索真相。对于“实事求是”,班固的视角虽然与当今有别,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唐初,经学家颜师古为《汉书》作注,指出“实事求是”的本意,是说刘德“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
在南宋朱熹看来,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意思是穷尽事物的道理,深究至每个角落,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的“格物致知”。
明代王阳明则针对当时的崇尚空谈之风,提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知行合一”学说,与“实事求是”思想一脉相成。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考据学派”兴起,学者们高度推崇“实事求是”的治学方法,力求通过严谨考证来恢复四书五经的原始含义。有一位学者凌廷堪提出,“昔河间(古河间今河北献县)献王实事求是。夫实事在前,吾所谓是者,人不能强辞而非之;吾所谓非者,人不能强辞而是之也。”意思是,客观事实明摆在那里,不会因为个人的强辞多理而改变。及至清末,以曾国藩为首的一批中兴名臣,力图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兴洋务以自强,形成了以湖南为发端的“湖湘文化”。
曾国藩认为,做学问要“献王实事求是之旨”,所谓“事”就是“物”,“是”就是“理”,“实事求是”就是朱熹所说的“即物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