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药物: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镇痛药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药物。
镇静催眠药:苯二氮卓类、非苯二氮卓类和其它苯二氮卓类药物等等。(按药物化学结构和作用靶点区分)
2、1和2号位并入五元含氮杂环,可增加稳定性。(如艾司唑仑)
3、4和5号位双键被饱和(活性下降),接着并入四氢噁唑环,成为前药,活性恢复,稳定性增加。(美沙唑仑)
4、R3易成为手性碳原子,-oH取代,不影响活性。
5、R2被长链烃基取代,亲脂性增加,可延长作用时间。
6、R和R1(体积小)引入吸电子基团,都可增加活性。(-No2>-Br>-CF3>-Cl)
②、地西泮上3号位被-OH取代,并且1号位去甲基,成为奥沙西泮。
抗癫痫药:酰脲类、苯二氮卓类、二苯并氮杂卓类、γ-氨基丁酸类似物、脂肪羧酸类和其它类等等。(依据化学结构分类)
酰脲类抗癫痫药物主要有巴比妥类和乙内酰脲类;它们同属于环内酰脲类(水解性)的化合物。
巴比妥类药物属于结构非特异性药物,主理是由其理化性质决定药物的作用强弱和起效快慢。(结构特异性药物主要是与受体或者离子通道结合)。巴比妥类药物易发生水解开环反应。
①、5号位取代基不同,影响药物代谢和重吸收的发生,因而作用时间也不同,并脂溶性对于其活性的产生影响很大。
②、5号位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之和小于4,则该药物无活性;和介于7和8之间时活性最强;大于10则失去活性。
③、当5号位的R和R1都是H时药物无活性。例如:巴比妥酸。
1、在1号位引入一个-CH3,形成甲苯比妥。亲脂性增加,作用时间大于苯巴比妥。
乙内酰脲类别的典型药物:苯妥英、乙苯妥英、磷苯妥英。(主要在肝脏代谢)
苯妥英钠具有吸湿性;空气中易吸收CO2,析出苯妥英;水溶液显碱性;对癫痫大发作及阵发作有效,对小发作无效。
乙内酰脲类似物:①、噁唑烷酮类:三甲双酮(毒性大)。②、丁二酰亚胺类:苯琥胺(常用于小发作和其它类型的发作)。
GABA结构:NH2-CH2-CH2-CH2-COOH
又称为“亚芪胺类”,是三环类药物,用于大癫痫发作,阻断钠通道。例如:卡马西平和奥卡西平(前体药)。
抗精神病药:吩噻嗪类、噻吨类(硫杂蒽类)、丁酰苯类、苯酰胺类、二苯并二氮卓类及其衍生物(根据化学结构区分)
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会引起锥体外系的副作用(EPS);非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较少发生EPS副作用。
代表药物:氯丙嗪(由异丙嗪发展过来的,是三环非平面结构;副作用大);与多巴胺受体进行作用;具有易氧化性和会发生光毒化反应。
由氯丙嗪改造可得到奋乃静和氟奋乃静。(可制备成前药,例氟奋乃静庚酸脂等等)
子基团取代可增强活性,CF3>Cl>COCH3>H>OH;并且由S取代或
③、5号位-S-用-C-或者-C-C-或者-C=C-(生物电子等排)取代,仍具有活性。
④、10号位多为3个碳原子并和具有叔胺的碱性基团相连,其中含有哌嗪基的侧链活性作用最强(哌嗪>二甲胺基>二乙胺基)。侧链的改变会影响油水分配系数,因而导致药效减弱或者消失。
⑤、10号位的N用-C-替代并用双键与碱性侧链相连仍保持药效。
⑥、10号位上取代基侧链的-OH与长链脂肪酸成酯,让药的亲脂性增强,水解成原药的速度较慢,因此成为了可延长作用时间的前药。(例前面提到的氟奋乃静庚酸脂)
代表药物:氯普噻吨、珠氯噻醇、氟哌噻吨;由上面吩噻嗪的第五点改造而成的;存在顺式和反式,且顺式活性大于反式。
代表药物:氟哌啶醇(药理作用类似于吩噻嗪类药物,作用持久且强,但副作用大)
代表药物:甲氧氯普胺(又称“灭吐灵”),可止吐,镇静。舒必利(含有吡咯烷基),可选择性阻断多巴胺受体,作用强且副作用小。
代表药物:氯氮平(是一种非典型的广谱抗精神病药,特异地作用于多巴胺,与多巴胺结合)
其它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有:利培酮、阿立哌唑、奥氮平以及佐替平。
抗抑郁药物: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新三环类抗抑郁药)、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SSRI)和其它类。(依据药物的作用机制区分)
代表性药物:吗氯贝胺和托洛沙酮(可高选择性和可逆性地抑制MAO-A)
代表性药物(多为三环类化合物):丙米嗪(二苯并氮杂卓类)、阿莫沙平(二苯并氧氮杂卓类,又称“氯氧平”)、普罗替林(二苯并环庚三烯类)、阿米替林(二苯并环庚二烯类)、瑞波西汀(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
选择性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的”五朵金花“:氟西汀、氟伏沙明、帕罗西汀、西酞普兰、舍曲林。
镇痛药:阿片类镇痛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存在成瘾性,副作用等等,镇痛效果与副作用成正比)、非阿片类镇痛药(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例非甾体抗炎药)
阿片类镇痛药:吗啡及其衍生物、吗啡的半合成衍生物、合成的镇痛药
②、6号位不是重要的活性基团,当3号位-OH和6号位-OH乙酰化,即全变为-OCOCH3,得到海洛因,活性增强。
③、将7和8号位的双键还原,6号位将-OH氧化成酮,得到氢吗啡酮。在氢吗啡酮的14号位引入-OH,得到羟吗啡酮。
④、17号位的叔胺为活性必需基团;N-取代基在4个碳原子以内或没有取代基,活性降低甚至消失;N-CH3用其它烷基,链烯烃或芳烃基取代,活性增强,其中活性最强的是苯乙基吗啡;吗啡的17位N-甲基换成烯丙基或小环烷基甲基,可成为拮抗剂,即活性作用发生逆转,由激动剂变为拮抗剂。例如将17号位N-甲基分别替换成烯丙基和环丙甲基,得到钠洛酮和钠曲酮。
⑦、6号和14号位碳之间引入乙烯桥,可得到埃托啡、丁丙诺啡等等。活性增强,
例如:N-甲基吗啡喃,镇痛作用弱;左啡诺,作用强;布托啡诺。
例如:哌替啶(杜冷丁),是第一个合成镇痛药。通过改造,得到芬太尼类药物:阿芬太尼
例如:1、环己烷衍生物:曲马朵;2、氨基四氢萘类:地佐辛。
例如:美沙酮,与哌替啶构象相似,(开环哌啶类化合物),药用为外消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