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们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对某种东西的态度是受了先前接触它次数多少的影响。
有一次实验是这样的:屏幕上飞快地闪过几个人的面孔,因为速度太快,看到这些面孔的受试者根本记不得自己见过。然而,一张面孔在屏幕上闪现的次数越多,受试者在随后的互动交流中真正遇到这个人,就越是喜欢他。一个人的面孔在屏幕上闪现次数最多,他的意见观点也就越是容易说服受试者。
然而,在不愉快的条件下(如挫折、冲突和竞争)持续接触某人或某物,反而会减少好感。比如课堂上就会孕育这些不愉快的条件,想象一下:
老师站在教室前面,提出一个问题。好几个个孩子伸直了背,迫切地朝老师挥手,渴望老师点他们的名。其他孩子则安安静静地坐着,垂着眼睛,竭力想变成隐形人。
老师叫一个孩子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能看到其他举手学生脸上的失望和沮丧神情,因为他们又错过了一个获得老师表扬的机会;你也能看到其他不知道答案的孩子一脸如释重负的表情……这场比赛竞争激烈,风险极大,因为孩子们的世界里无非只有两三个最重要的人,而他们正在争夺其中之一的爱和赞许。
为了让孩子们通过合作而非竞争来学习,社会学家穆扎费尔·谢里夫(Muzafer Sherif)及其同事完成了一个有趣的研究项目——男孩露营研究。
研究人员发现,要让男孩们对彼此产生某种敌意很容易。只要把男孩们分到两个宿舍就足以激发出一种“我们对他们”的感觉;再让男孩们给两间宿舍起个名字,竞争意识便进一步加剧。
男孩们很快就开始贬低对方一组人的素质和成绩。不过,这一阶段的敌意还算不了什么。等实验人员有意识地引入一些竞争性的活动,两组人之间的敌意就更深了。宿舍之间的寻宝、拔河、体育比赛,造成了孩子们之间的谩骂和对抗。
接下来,一个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摆到了实验者面前:如何消除眼下双方根深蒂固的敌意?可即便是进行令人愉快的联谊活动,结果也不尽如人意。随后,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系列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两组人要是继续竞争,每个人的利益就都会受损,只有合作才对大家都有好处。
有一次,研究人员中断了夏令营的供水管道。夏令营的水来自远处的蓄水池,靠管道输送过来。面对这场共同的危机,男孩们意识到了团结行动的必要性,于是融洽地组织起来,在夜幕降临之前修好了管道。
为了成功实现共同的目标而齐心协力,这样的体验慢慢弥合了两组人之间的裂痕。不久以后,研究人员又要男孩们列出自己最好朋友的名单,好多人的单子上都出现了另一组成员的名字。
等大家通过共同的努力成功完成目标之后,任何一个人就很难再以敌意对待这些曾跟自己一同战斗过的队友了,可见合作对喜好过程有着强大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