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稳定,业务量稳步提升,然而新的问题摆到了丁峰的面前:大企业由于家大业大,资金流转缓慢,对于配套中小企业往往采用延期支付货款的方式,对于一些家底殷实的企业而言,支撑一年半载不成问题,但是对于一家小企业而言,日子异常艰难。“2003年,我们为青岛本地的一家冰柜企业做流水线安装,大约有300万的工程款,要到2004年年中才能付清,这对于我们几乎是致命的”。
据《中外管理》调查了解:在青岛为海尔、海信、澳柯玛三家电器企业进行配套加工的小企业大约有几百家,货款延付是大企业较为普遍采用的方式,很多小企业因为资金周转不开,不得不关门歇业。
“300万对于我们是个不小的数目。但是我们又没有很好的解决途径,只好与那家大企业对簿公堂”。官司打赢了,但丁峰依然高兴不起来。大企业以短期预算没有这项开支为由,坚持拒付货款,而法院判决那家冰柜企业以等值产品抵债。望着几百台电冰柜,丁峰知道企业再次陷入了困境。
“为什么在与这些大企业的对话中,我们始终处于一个弱势地位?就企业而言,我们应该是平等的业务关系”。这个问题困扰着丁峰,他把所有事务交付下属处理,只身去了日本。
在企业配套生产方面,日本创造了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配套生产的典范。日本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承包关系具有多层次性,一环扣一环,形成金字塔型系列化生产体制,密切了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合作,使中小企业具有规模效益,增强了中小企业的竞争力。这种密切结合的生产方式让丁峰兴奋起来。“当时我突然明白:小企业为大企业配套,不应把自己放在一个讨饭者的位置,而应该寻找一个双赢的契合点”。
寻找到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他开始重新规划企业的发展。他的企业用半年时间逐渐中断了与国内付款期较长的大企业的业务,开始专门为日本松下做配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