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一系列挫折之后,去年7月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召集六大主要贸易谈判方——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和巴西——的部长们到日内瓦做“最后的努力”,最终因在大幅削减农业补贴和降低关税,以及开放非农产品市场问题上难以达成妥协,谈判被迫无限期搁置。
年初以来,随着美国总统的贸易促进权今年7月到期和法国大选的临近,各国政府希望在此之前重启谈判的意愿不断增强。在年初举行的达沃斯论坛上,世贸组织非正式部长级会议一致决定重启多哈回合谈判,世界各主要贸易国领导人此后就尽快恢复谈判作出积极表态。就在新德里磋商举行前夕,巴西总统卢拉2日透露,美国总统布什最近与他会晤时表示,美国愿意在未来30天内与世贸组织其他成员就农业补贴问题达成协议。所有这些迹象似乎表明,谈判的大门已微微开启。
这次新德里磋商被认为是各方推动重启多哈回合谈判的一次小范围的尝试。欧盟委员会负责贸易的委员曼德尔森对此表示:“此次磋商非常及时和重要。如果我们打算抓住眼下仅存的机会,那么就必须加倍努力,加快磋商进程。如果失败,我们将失去今年重启谈判的机会。”他还强调,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无法承受多哈谈判彻底崩溃的损失,如果自由贸易不能向前推进,那么保护主义将会重新席卷而来。
然而,以往的世贸组织谈判过程表明,恢复谈判的意愿再强,一旦触碰农业议题,谈判势必陷入僵局。在发达国家,尽管农业人口不多,但是在农业利益集团的游说下,农业问题往往被高度政治化,在全球福利和选票之间,政治领导人往往会向后者倾斜。而在发展中国家,农业议题直接关系着超过其半数人口的生计问题,如不削减乃至取消发达国家农产品的高关税、高补贴,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严重不利。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新德里磋商能否有所突破,关键在于有关各方能否放弃短期的政治利益,为获取人类长远的、更加远大的经济利益而作出相应的妥协。如果发达国家削减关税、取消农业补贴,将从根本上扭转国际农业贸易被扭曲的格局。但是领导人要想在这一敏感议题上作出让步,需要足够的政治勇气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