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贸易协定》是中国已签订的七个自由贸易协定之一。其他六个自由贸易区是:内地与港澳、中国-东盟、中国-巴基斯坦、中国-智利、中国-新西兰、中国-新加坡。
“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2007年 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大提出的要求。
“自贸区已经成为加入WTO之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式、新起点,以及与其他国家实现互利共赢的新平台。”商务部下的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这样描述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
自2003年起,中国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除目前已建立的七个自由贸易区外,还有七个即将建立、两个正在先期准备中、一个处于计划阶段:
——中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包括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阿曼、卡塔尔和巴林六国)、哥斯达黎加、澳大利亚、冰岛、挪威和南部非洲关税同盟的自贸谈判正在进行中,与秘鲁的谈判已经结束。
——中国与印度的自贸区联合研究已经完成,与韩国的联合研究仍在进行中。
——2009年下半年,中国还将启动与瑞士的自贸区联合研究。
商务部网站消息称,目前,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希望与中国展开自贸区谈判。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曾表示,要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中选择谈判对象,标准是:战略意义突出、经济互补性强、市场规模大或者资源丰富、推动和谐发展效果显著。
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司长俞建华此前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解释,为什么中国加入了WTO后还要搞自由贸易区。
他说,WTO像是一个大池子,150多个成员国在这个池子里游泳,它们有高有矮,所以,要加深池子里的水很难。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就是一个明证。相比之下,自贸区就像小池子,更容易“玩得转”。
在世界范围内,区域性的自由贸易区也已经成为新潮流。尤其是WTO多哈回合谈判屡屡受挫的情况下,很多国家都把经贸政策的重点从WTO转向自贸区。截至2008年9月,向WTO通报并仍然生效的各种区域贸易安排已达223个,其中,有80%是近十年间出现的。
据估计,当前全球贸易有一半以上发生在各种区域集团内部,以优于WTO最惠国待遇的条件进行。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统计,美国已签和在谈自贸协定的国家,总共占除美国以外全球GDP总量的14%,吸纳了美国42%的出口。
近两年重要的区域贸易安排包括,美国与韩国的自贸协定、日本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协定。欧盟和北美也正准备建立跨大西洋自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