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民法通则》和三十条至三十五条对个人合伙的权利义务作出了规定,其中第三十三条规定个人合伙可以起字号,依法在核准的范围从事经营,说明个人合伙虽不是法人,但也具备了独立的经营资格;该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了合伙债务的承担方式,即合伙债务由合伙人按出资比例或者协议人约定,以各自的财产承担清偿责任,而且该条第二款又规定了“合伙人对合伙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法通则)若干意见》第45条对起字号的个人合伙在民事诉中的地位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起字号的个人合伙,在民事诉讼中,应当以依法核准登记的字号为诉讼当事人,并由合伙负责人为诉讼代表人,合伙负责人的诉讼行为对全体合伙人发生法律效力”;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7条规定,个人合伙的全体合伙人在诉讼中为共同诉讼人,故又可将其他合伙人列为共同被告。根据李甲在起字号的个人合伙中,作为个人合伙人之一,在本案中即是债权人又是债务人的特殊地位,为避免出现李甲即当原告又当被告的尴尬局面,又能在起字号的个人合伙即某纯净水配送中心无清偿能力时,按照法律规定,可由各合伙人以各自的财产承担清偿责任;第四种意见符合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又符合本案的具体情况。因此,李甲可以将某纯净水配送中心作为义务人,但应将李乙、李丙、李丁三人作为承担连带责任的共同义务人参加诉讼。
4、第一种意见将李乙作为义务人,是错误地将李乙作为四人合伙的负责人,对外代表四合伙人进行经营活动的行为,误认为是李乙个人的行为,故将某纯净水配送中心租赁房屋的行为,等同于李乙个人的租赁行为,将四人合伙的经营行为视为李乙的个人经营行为,混淆了个人经营与合伙经营的界限,因此,第一种意见不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