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记者林红梅齐中熙樊曦)2014年春运24日终于落下帷幕。回首40天、36亿多人次的“人类规模最大的周期性迁徙”,我们该如何理性思考和应对,让春运之路越走越顺?
40天里,36亿多人次,按照一个人来回需要乘坐4次车计算,相当于中国有9亿人口在流动。虽然雨雪不断,大雾笼罩,旅途泥泞,今年春运中,车站不见排如长蛇的队伍,车厢不再拥挤得上不了厕所,机场、火车站、高速公路上也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客流滞留,马年春运可谓波澜不惊。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指出,这得益于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不仅公路、铁路、民航、水运运输系统,发改委、公安、全总、人社部等都参与进来,多家政府部门合力保春运。
提前预测: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胡亚东告诉记者,铁路总公司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进行春运客流量预测工作,多次开会论证。公路、民航也是如此。
合力动员:距离2014年春运大幕开启尚有20多天,国家发改委召开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公路、铁路、民航、公安、全总、安监总局、人社部等部门负责人纷纷在会上公布各自的春运方案,在运力满足、安全保障、服务保障等方面做了周密部署。
调兵遣将:公路给社会调集来的车辆进行检查和发证,安排增加班次;铁路把增开的大量客运列车调集到位,编出新的车次号;民航完成对加班航班的审批安排。
迎战春运:各部门按照方案,成竹在胸,行动有条不紊。加班车开出,加班飞机飞起,售票窗口全部开放。
突发应急:吸取2008年春运遭遇南方大范围雨雪冰冻灾害的教训,相关部门提前对应对恶劣天气做出了部署,设备、人员提前准备到位,遇到突发事件,随时出发,疏通道路,保障畅通。
情满旅途:春运大幕开启的当天,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安监总局、全总联合启动了今年春运的主题—“情满旅途”,全国二级以上汽车客运站24小时开放候车室,提供免费开水。我国3000万公路客运职工、200万铁路职工、约20万民航职工和数万名水运职工,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承受着数倍于平日的工作量和精神压力,谱写出“辛苦我一个,幸福亿万旅客”的“春运精神”。 聽
资料显示,2001年以来的13年里,全国春运客流量从16.6亿人次上升到36亿多人次。据估计,未来20年内春运客流将持续增加,突破40亿人次可能不久就将到来。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教授分析说,春运人流持续增多,说明农民从土地上脱离出来向城市转移的步伐加速,表明我国从农业化国家向工业化国家转移的速度加速。
“流动人口持续增加,还折射出家庭的凝聚力正在增强。”交通运输部春运办公室负责人蔡团结如此认为。
而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梁晓安分析说:“因为更多的人口袋里有钱了,表明百姓生活在提高。”春运中旅游人流持续增加,就是例子。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教授指出,必须认识到,我国目前的大规模春运是不可逆转的民意,只有适应百姓的春节情结,才能在此基点上想方设法做好春运。
春运的核心是回家团圆。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指出,要缓解春运难,需要各种运输方式“握指成拳”,铁路、公路、航空、航运尽快形成网络,形成便捷通道,释放春运压力。
“我国公路、铁路、民航都各自自成体系,不能有效调配资源。春运时期,三家能否加强协调,分流客流?”许光建说,如提供公铁联运、水铁联运、空铁联运等多种“套餐”,既能最大限度挖掘运力,扩大旅客选择余地,也利于节能降耗、提升效益。
周天勇建议,春运时可否由交通运输部进行统一的信息发布?把公路、铁路、民航同方向的车次、车票信息,提前向社会公布。比如北京至郑州,有火车、有汽车、有飞机,把班次、票源等信息统一公布后,旅客自然会作出适当选择。
许光建说,如果协调得当,铁路的短途旅客可以改乘公路客运汽车出行,没有必要挤火车。关键是要建立起协调机制,引导旅客。
此外,许光建提出,春运“一票难求”的矛盾在铁路上集中体现出来。我国铁路总营业里程刚突破10万公里,运力仍处于紧张状态。大力发展铁路运输,要打破垄断,开放市场,吸引社会资金投入铁路建设运营,中国铁路或许能逐步走出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