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成都某外卖平台与小区保安发生冲突,打起了群架。根据"平安温江"发布的声明,外卖平台与保安的矛盾冲突点就在于送餐员进出小区的管理规定问题。
这反映了目前很多地方物业与外卖员之间存在的矛盾。据了解,"外卖不让进小区"这样的规定并不是一时兴起。"男子假装外卖哥行窃""借送外卖踩点绘制盗窃线路图""外卖员入室行窃"的新闻屡见不鲜。
北京交大东路几处小区的保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工装服说明了来意。外卖员都穿着制服,他们骑的车穿的衣服都有标识,一看就知道是干啥的。如果要求外卖员登记,他们为了赶时间,不一定会配合;如果不让他们进入小区,业主可能会投诉物业公司,所以他们一般是要求没有穿外卖服装的外卖员进行登记。
对于很多小区来说,外卖员的工装服充当了"门禁卡"的功能,成为出入部分小区的"通行证",但穿外卖服的却不一定是真的外卖员。
去年8月,北京丰台区侦破了一件"假送餐真盗窃"的案件。根据犯罪嫌疑人供述,他曾是一名外卖员,但嫌累就辞职了,没了生活来源,于是就用私藏的外卖工作服为掩护,深夜流窜在居民小区附近,多次砸盗路边车辆内财物。
按照规定,正式送餐人员才能获得外卖服,需要在平台登记注册,提供身份证、健康证等证件。外卖平台不会给兼职送外卖的人发放外卖服,离职人员则必须交回衣服。
但据媒体报道,多家外卖平台的外卖服网上有售。记者登录一家购物网站,输入"外卖工作服",弹出的页面上有多家外卖平台的外卖服,价格在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对此,某外卖平台回应称,针对外卖骑手服存在的乱象,他们已经与网络购物平台进行沟通,希望相关网购平台能尽快对外卖服予以下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