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指控,赵小程倒车碾轧死行人存在五大过失,包括“上车前被告人一直打电话,不观察车周围的情况;上车后仍然在打电话,打完电话之后倒车时只看左侧的倒车镜;知道自己的倒车雷达时好时坏也没去修;在倒车时车尾撞到被害人的大腿上,对此被告人一直称自己没有感觉到;赵小程撞倒并且碾轧到陈冬香身体……但赵却认为是垃圾袋或垃圾桶,仍然加大油门从人身上碾轧过”等。
检察机关进一步指出,法学专家认为,从监控录像和“撞伤不如撞死”的说法,可推测出这是一起故意杀人罪,但因证据不足,只能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最终,黄岩区人民法院以故失致人死亡罪对赵小程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与此类似,2010年曾一度喧嚣尘上的宝马X6反复四次碾轧3岁男童案,最终也被认定为司机操作失误所致。新沂市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伍坦驾驶机动车辆在居民小区内道路倒车时,因对车后路面状况疏于观察,将在车后玩耍的幼童李某某撞倒、碾轧,后因对该车辆操作不当,致该车左前后轮再次碾轧被害人,应当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定罪处罚。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之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法院根据被告人的犯罪的事实、性质、后果和其具备的法定和酌定情节,判处被告人伍坦有期徒刑4年。
多次碾轧致受害者死亡,司机的行为最终却被认定为操作失误而仅被判刑3年、4年,这些判决结果曾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争议,但赵小程案中,公诉人的一番话(从监控录像和“撞伤不如撞死”的说法,可推测出这是一起故意杀人罪,但因证据不足,只能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也客观发映了法律上存在的无奈如何判定司机是故意所为还是真的操作失误存在困难。
受害者家属不要求,法医不会主动去认定是否存在二次碾轧行为,这也让一些司机逃脱了法律制裁。
除了上述原因外,一些司机心怀侥幸的还在于,在很多城市,如果受害者家属不主张,法医一般不会主动去认定是否存在二次碾轧行为,这也让一些司机逃脱了法律制裁。
虽然媒体关注的几起反复碾轧案例都发生在城市道路中,但相比之下,更多的类似案例发生在人烟稀少乡间公路上。看到没有目击者,为了逃避责任,有的肇事司机在事故发生后会反复碾轧直至受害者死亡,随后逃之夭夭。令人遗憾的是,即使这些司机最终被抓到,但究竟是不是反复碾轧致人死亡却无人追究。
一位江西某县有20多年从业经历的法医告诉记者,他从业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做过二次碾轧方面的鉴定,“因为没有受害者家属提出类似的要求”。这位法医说,当事故发生肇事司机逃逸后,很多人急于找到凶手索要赔偿,很少有家属会想到去鉴定受害人是当场撞死还是被反复碾轧致死,受害者已经死亡,至于究竟怎么死的似乎已经不太重要。正是由于这些方面的疏忽,也使得一些二次碾轧的肇事者逃脱了法律制裁,刺激了他们的侥幸心理。
除了经济、法律上的原因外,肇事者横下心做出反复碾轧举动也与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存在脱不开干系。近年来,以车祸为由恶意索赔的事例并不鲜见,一些肇事者担心麻烦不断冲动之下采取极端做法。
反复碾轧案件一再上演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要想杜绝类似情形再次发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对违法者应课以重典以警示后来人;对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开展援救的肇事者和受害者,要利用社会救助和保险保障等手段进行救助,减轻肇事者的负担压力,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只有如此,反复碾轧才可能真正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