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东山煤矿的代表,我们单位有几个新上项目,但没有用地指标,国土资源局能否给我们考虑点用地指标?”
“我是一名大学生村官,我们村已经好几年没有批过宅基地,能不能给我们一些用地指标?”
政风行风听证对话会上,用地指标短缺问题成为政风行风监督员和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杏花岭分局用地科负责人解释说,用地指标紧缺不仅出现在杏花岭地区,在全太原市也普遍存在。杏花岭分局局长王荣胜表示,今后将采取“多快好省” 的办法,解这个难题。
“多”,就是用足用好现有指标,多渠道争取用地指标,加大对企业低效利用土地的盘活置换力度,提高存量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同时,采取政府主导,封闭运行,在杏花岭区试点启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
“好”,就是优化用地布局和效益,按照“区别对待,突出重点”的原则,推进差别化用地管理模式,对不同地类、不同土地用途、不同性质用地实行不同的用地政策。加大开发利用东山地区的未利用地,对整体规划开发未利用地,建设项目使用未利用地的,地价进行下调,促进工业项目远离城镇、集中布局,减少占用耕地。
“快”,就是加快审批,提高工作效率,主动加强与项目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的衔接、协调和沟通,积极配合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畅通审查报批“绿色通道”,积极指导建设单位按规划开展项目选址、组织报件,帮助用地单位协调解决用地报批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和困难,确保项目按期开工。
“省”,就是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有限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的用地需求,进一步挖掘国有改制企业用地潜力,引导企业转让或出租闲置的厂房和场地,制定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利用现有土地增加投资,提高土地利用率。
“我们村处在地灾易发区,长期以来,国土资源局对我村的地灾防治给予了很大帮助,希望下一步国土资源局加大对我村的地灾治理支持。”杨家峪村土地协管员王福生说。
杏花岭区位于太原市东北部,全区国土面积170平方千米,下设2个乡、12个街道办事处、45个行政村,总人口52万。近年来,由于东山、长沟两座国有矿山及周边乡村集体煤矿的多年开采,导致该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大面积土地、房屋出现了塌陷、裂缝、沉降等多种地质灾害,加强地灾的治理已经迫在眉睫。杨家峪村位于太原市东部地区与太原市东山煤矿交错地带,常住人口3万余人,村民和居民分散居住在下庄、安圪洞、南坡等11个自然村中,居住用地2000亩。由于该村属于典型的黄土地层,极易发生湿陷性黄土塌陷地质灾害。
“你村的地灾防治在全区做得很好,但地灾防治属于人命关天的大事,来不得半点疏忽,一定要加强监测,特别是在雨天一定要做到24小时监测。”王荣胜表示,下一步杏花岭分局将制作更加精细的防灾避灾卡片,让受地灾威胁的群众知道如何避险防灾,同时将积极与上级有关单位反映,在今年太原市国土资源局下拨50万元地灾防治经费的基础上,再争取资金,为群众办实事,进一步强化辖区地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