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是部置和推动工作的手段,是集体决策的途径。工作中遇到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很多都是通过开会来研究和解决的。而发文,也是部署和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目的是为了让下级及有关单位领会政策、做事情有章可循。
过去,由于会议多、文件多,"文山会海"成为口诛笔伐的"关键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这种现象得到了明显的遏制,搬"文山",填"会海"行动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多会合一"、"长会短开",视频会议等多种做法,也是得到普遍认可的。
然而,"文山"搬了 "会海"填了,基层的"负担"并没有因此而减轻,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之风仍然残存和回潮。以报道为例。"有些会议其实发个文件或让具体负责业务的工作人员去就行,但为了以示重视,通知一定要分管领导参加,否则就要作出书面请假。"嘉兴某镇一位副镇长估算了一下,他平时工作时间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参加各类会议。
除了会议多,文件太多的问题同样困扰着许多基层干部,消耗着他们抓落实的精力。这些堆积如山的文件和各种"必须"要开的会议,不仅造成各种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还严重啃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果,其背后暴露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
会议多、文件多,基层是如何应对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击鼓传花,文件来了,依样画葫芦、改头换面直接往下发,县发到乡镇、街道,乡镇、街道发到村屯、社区。视频会议来了,虽然免去"跑会场"的劳顿之苦,但为了让参会画面不显"冷清",只需分管领导参加的会议,乡镇街道班子成员要全员"上阵",甚至村居干部也要拉来陪会。结果是,上面盲目开会、发文,下面马马虎虎、敷衍了事,一级一级都是"传声筒""复读机",开会发文轰轰烈烈,贯彻落实虎头蛇尾,使真正要落实的工作在会议和文件之外空转,最终沦为民生之痛。
文风会风见作风。"文山会海"问题在基层回潮,根源在于作风痼疾难除,必须找到病根,破立并举,为基层减负、为基层干部减压,巩固和扩大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果。特别是年末将至,又到了总结汇报、检查考核、评比表彰、传达部署的"黄金时段",如果还是文件一个接着一个发,会议一个接着一个开,让基层干部应接不暇、"赶场""陪会"忙得不亦乐乎,年终工作又怎么能有效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