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理层明确责任和义务。你在厂里是多大的领导,就要负多大的安全责任,尽多大的安全义务。工厂厂长是厂里安全管理体系的责任人,安全是他头上的一道“紧箍咒”,他的第一责任和义务就是要坚决杜绝没有安全保障的盲目生产,保证全厂生产必须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绝对不能有任何事故发生。厂长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情况还要接受上级管理层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做到持续改进完善。
二、风险评估,降低危险。针对生产操作中可能出现的火灾、爆炸等消防隐患,在生产或开工前,他们就一一排查剖析,寻找潜在的危险性,再通过增配消防器材、设施,规范操作等人防和技防手段,对症下药,落实各项防范措施,降低危险等级,直到把风险降到通常能够接受的安全范围内,再论及生产。
三、提早预测,隐患预除。在新建厂房、库房,新增生产项目、更新设施设备的设计过程中,他们就考虑到可能产生的火灾隐患。通过充分查阅国内外消防法律法规、化工行业标准和广泛收集当地行政管理部门的改进意见,从购材、设备选型上加以限制,最大限度地避免先天性火灾隐患。
四、重要信息,异地备份。工厂把消防设施的数量、摆放位置、覆盖范围等清单,消防管线走向、危险物品存放的图纸资料以及消防法律、法规等称之为工厂消防的重要信息。他们认为,倘若存放消防重要信息的地点发生火灾,可能造成信息资料付之一炬,查无依据,并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所以,公司对消防重要信息进行备份,美孚公司消防重要信息第一备份存于上海,目前正准备把第二备份存入太仓港区政府部门。
五、全面培训,全员提高。在该公司,新员工上岗前必须通过 “三懂、三会、三知”(即懂本岗位火灾危险性,懂预防火灾的措施,懂扑救火灾的方法;会报警,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扑救初起火灾;知本单位的火灾预案,知灭火器材的位置,知逃生救护方法)培训,并持有工厂安全部门签发的消防知识培训合格记录,否则用人部门不得安排上岗。上岗后的消防安全常规培训每两年更新一次,若平时检查抽查中发现问题,立即采取停工复训至合格再行上岗的方法,确保每一位员工对消防常识和安全操作规程等应知应会知识入脑入心,确保每一位员工对灭火器材和消防设施的使用驾轻就熟。
六、推行设施预维护和施工许可证制度。对工厂的灭火器材、设施以及易产生火灾隐患的设施、设备除加密检查外,还制订实施了远远短于相关法规规定维护周期的预维护和更换措施,确保时刻处于完好状态。同时,工厂推行施工许可证制度,凡与安全有关的施工必须办理施工许可证,特别是对自身带有或因施工会引发火花、热源的热加工许可证必须经过多方论证,最后由厂长签发。厂长签发热加工许可证也并非单凭下面意见、凭感觉,对危险场所、要害部位的热加工,厂长须亲自到现场查看后才能作出决断。
七、强化消防器材设施变动的现场管理。因检查发现问题或正常维护保养导致消防器材设施发生变动的,必须预先报告,让所在部位人员知晓,并启动备用器材设施。若遇切断消火栓等影响正常供水的较大变动,工厂必须停产,待消防保障恢复原样后,工厂再行复产。
八、安全竞标,严控第三方。工厂要求进厂的外来承包商、合同工严格遵守有关消防安全规定,他们进厂首先要递交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说明,供厂方论证和接受检查,厂方觉得防范措施得当,不会对工厂安全带来威胁后再行签约。承包商、合同工在厂内必须严格履行消防安全规定,随时接受厂方抽查,他们的消防安全表现同时也被厂方记录在案,融入年度安全评估,纳入再次招标的评估体系。
九、险生意外也排查、分析。美孚公司不仅要求工厂不发生事故,连险生意外也要全面排查,在偶然性中寻找必然性,由“一角”找到“冰山”。对发生的险生意外,要写出包括时间、地点以及整改方案和措施在内的“16点报告”。
十、建立紧急响应、周边联动机制。美孚公司认为,自己工厂安全了还不是真正的安全,要周边的环境一起安全了才有保障,以避免“池鱼之殃”。2000年以来,美孚公司与同驻太仓港石化区的长江石化、华能阿莫科等10余家企业互结联盟,共同响应紧急互助机制,制订了相互认可的消防器材、设备共享的紧急互助协议。
十一、多级评估,谋求新提高。美孚公司开业6年来从未发生过火灾等事故,但他们还是坚持每季度由公司管理层组织进行一次以消防安全为重点的阶段性安全评估,年终接受亚太区总公司的全面评估,每三年接受美国总公司的全球评估,在屡次评估中寻觅问题,查找不足,不断改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