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食品安全问题尤为突出。根据全国人大执法检查组披露的数据,仅仅从2009年6月以来,工商部门查处流通环节食品违法案件就有2.1万起。2009年,公安机关立案侦查食品安全案件19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30余名。食物中毒报告是反映食品安全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发达国家食源性疾病的漏报率在90%以上,而发展中国家则为95%以上。从目前的统计数字来看,中国每年食物中毒报告例数约为2万-4万人,但专家估计这个数字尚不到实际发生数的1/10,也就是说中国每年食物中毒例数至少在20万-40万人。
毫无疑问,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有多种。但不可否认的是,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缺陷有直接关系。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粗放经营、规模小、技术手段落后仍是食品生产和经营的主要方式。由于法律体系不健全和执法不严等原因,大量的食品生产和加工企业处在法律监督的“盲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在有40多万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一共有12万家;有16万、17万家是获得相关的证照,但是没有获得生产许可证;还有16万、17万家是什么证照都没有获得的。
食品安全也与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落后有关。只有提高农民素质,增强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才能从源头上把好食品安全关。据商务部对农村生产者的一项调查显示,相当部分农民不知道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和兽药目录;近50%的农民在使用农药和兽药时没有农业技术人员指导,只是凭感觉使用,一药多用现象相当普遍。近70%的蔬菜上市前没有经过产地检验。因此,如果不改变农村生产方式,增强农民的食品安全意识,食品安全问题就无法从源头上得到解决。
目前,我国的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5万亿,占到全国工业总产值的9.1%,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在食品工业数量扩张的时期,加强监管体系建设显得尤为必要。而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加重视食品质量、走规模化发展道路,则是将食品安全风险降到最低点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