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作坊加工出的各种食品主要覆盖农村。村民认为,"我们买东西不看品牌和保质期等,只要能买得起、吃着香就行。"这种"现实"和"规律",使得一些农村小卖部经营者发现,想要赚钱,就一定要经销假名牌、"高仿""取大名"这三类食品。"高仿"即取一个与某著名品牌相近或谐音的名字,比如"好利友";"取大名"即一些"问题食品"为掩盖劣质,取了名不副实的名字,比如"燕窝麦片""黄金蟹钳"等,实际上只是油炸面食或豆制品。记者走访许多地方,发现"问题食品"专供农村。
自从"三聚氰胺"、"瘦肉精"、泛滥的"化学添加剂"等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接二连三爆发以来,自中央到地方都架起了食品安全的高压线,系列检查、监管和问责不断为公众熟知。的确,一时之间,近段时期食品安全局面大有改观,人们放心许多。但是,想不到,这种局面只是城市的专利,在广大农村,依然存在那么多的薄弱环节。记者在农村走访,常见每块1元的名牌巧克力、胀袋漏水的果冻、霉变的辣条……这些国家禁止销售的假劣食品,虽已在城市难觅踪迹,却在农村沉渣泛起,严重威胁农民尤其是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最为典型的,莫过于把农药甲胺磷当做调味的添加剂了。这不知是谁的发明和发现?这种荒唐的配方难道仅仅取决于口感?造假造到连农药都成了添加剂,真不知道健康的底线到底滑落到了哪里?此前,笔者听说制作假茅台酒,敌敌畏是万万少不了的,加了敌敌畏,茅台才更有茅台味。再有,就是《红高粱》里,撒了尿液的酒会更香。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大概只有国产,才会进入吉尼斯纪录。
国人吃东西有着"眼不见为净"的美德。只要端上桌,吃起来口感好,就一俊遮百丑;有些变质的食品,可以麻辣一下,就成了上等菜肴。小吃啊、夜市啊、串串香啊……无论男女老少,都在夜色之中,吃得津津有味。到底卫生与否?只有天晓得。仔细揣摩,吃客不乏"阿Q精神",人家做生意要的是回头客,不会没了良心坑人的,再说了,人家吃得我咋就吃不得?
这个良心是存在的。但是无数事实表明,良心又是靠不住的。小作坊里,自然会有"风味小吃",但也有一心追逐利润,拿农药做调味剂的。怎么办?九九归一还是"监管"俩字。针对农村存在大量"监管盲区",工商、质检等监管部门难辞其咎。食品安全的"利剑"要一视同仁,绝不能说什么人手不足,检测费用高、耗时长,顾了城市,让农村食品安全"天塌了".如果听任假劣食品被农村孩子当成零食,长期食用,跟吃毒药差不多,严重危害孩子健康,这就不仅仅是作孽,更是犯罪,岂有不依法惩治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