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渤海湾漏油,爱吃海鲜的人都‘惊’着了。”在东郊海洋水产市场,经营海蟹等水产生意的谢老板告诉记者,几乎所有选购水产品的顾客来询问的第一句话都是“没有污染吧”。“其实我们每个摊位前面都挂着牌子写着产地,但是大家不问一句还不放心。”
谢老板还说了件有意思的事儿。前两天有个顾客来买大黄鱼,上来也问“受不受漏油污染啊”?谢老板被气乐了:“我这大黄鱼是福建产的,污染的那是渤海湾!”不过这样的事不能全当成笑话来听,近几天,摊主们都已经习惯了向顾客解释清楚自家水产的产地,毕竟现在“污染”是市场上的敏感词,消费者多了解一些也能买个安心。
那么,海鲜到底还能不能吃?“大多数品类没有问题。”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水产业商会秘书长郝欢强告诉记者,“河北乐亭、昌黎的海产品尤其是扇贝养殖区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山东省临渤海养殖区的贝类、虾类也受到漏油污染的影响。”郝秘书长说,但北京市场上的水产品大多产自南方,部分扇贝、海参等来自大连獐子岛,远离污染区。记者在水产市场也看到,大部分水产品标注的产地是江苏、江西、福建等南方省市,并非来自目前污染严重的渤海湾。
在京深海鲜市场,很多消费者更喜爱三文鱼、金枪鱼这样的深海捕捞鱼类。“日本地震的时候由于担心核污染,深海捕捞的海鲜受过一阵子影响,但最近随着节日临近状况好多了。”一位商户告诉记者,现在的三文
鱼多是由挪威海产外贸局运至上海,再转运至全国各地,品质不错。
走访中不少摊主告诉记者,下周起海鲜水产“要涨价”。“涨价主要因素倒不是渤海湾污染,而是因为中秋节国庆节快到了,我们进货价格就高。”东郊市场的水产摊主王师傅说,现在一些水产已经有了“涨”的苗头。“你看这蟹现在30元一斤,这礼拜之内应该就会涨到40元,中秋假期那几天估计得50元了。”
“受污染影响比较严重的是贝类,今年市面上贝类的价格涨25%左右。”郝秘书长说,相对距离较近的渤海湾因污染产量剧减,北京市场更多依赖从大连和南方省市进货,拉高了货源和运输成本。
“今年餐厅里的海鲜时令菜价格可能上涨。”一位餐饮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进货价上涨只是一方面,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今年的预期需求量高于往年。“往年到了九十月份的海鲜消费旺季,有不少北京市民会结伴到塘沽、秦皇岛等地‘过嘴瘾’,今年因为担心污染很可能不去了。大家都转向北京城里‘家门口’的海鲜餐厅消费,整个市场的需求量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