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我喝了一袋酸奶,内含酸度调节剂、增稠剂、乳化剂、甜蜜素、安赛蜜;面包中有改良剂、增白剂等30多种添加剂;油条中含有疏松剂明矾或膨化剂。午餐:我吃了一盘豆腐和一盘凉拌海带丝,豆腐里面的卤水就是最典型的添加剂……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但人们从没像现在这样对食品抱有如此大的疑虑。《食品安全法》不久将正式实施,记者调查了解到,这部法律着重强调规范的食品添加剂目前存在于97%的日常饮食之中,据估算,每人每天吃进的食品添加剂将近100种。添加剂的不当使用及违规使用,都可能给消费者带来不良影响。
日前,记者采访了多方人士,对食品添加剂的“入胃”路径展开调查,并了解到一些有关添加剂的内情。
经历过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后,公众对食品添加剂闻之色变,唯恐避之不及。但专家告诉记者,食品添加剂并非“十恶不赦”,它是替人背黑锅。“在所有经过人类加工的食品中,大概没有什么是不含添加剂成分的,它称得上是食品工业的‘灵魂’。”天津大学食品科学系的周凤娟老师说。
周凤娟介绍,食品添加剂的运用非常广泛,它可以提高食品质量和营养价值,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质期,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禁止使用食品添加剂。“全球有2.5万多种食品添加剂,直接加到食品中的有3000至4000种。作为食品加工与储藏中的常用原料,在日常饮食和生活中,一个人每天要摄入几十种食品添加剂。”
周凤娟表示,如今食品添加剂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大都是由于人为的不当使用和违规使用引起的。“我们需要关注的不是该不该使用添加剂的问题,而是如何在安全标准下正确使用添加剂。”
我国著名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陈君石院士也表示,食品添加剂的应用是现代食品工业必需的,国家许可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整体安全性较高,在正常用量下不会引起不良反应。
大家都爱吃涮火锅,可这热腾腾的火锅里却隐藏着大量不为人知的“神秘物质”。“火锅其实就是由众多调味品、添加剂杂烩成的化学锅。”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记者日前来到一家火锅连锁店在七里台附近开设的分店,该店餐饮部经理许先生表示:“吃火锅的过程中,你吃进肚子里的东西远远超过你所看到的。”接下来,许先生详细解读了食品添加剂通过火锅“入胃”的条条路径。
“看似清澈的锅底中,其实暗藏了几十种添加剂。火锅的汤味之所以浓郁,就是因为里面加了飘香剂和增香剂。增香剂是内香,入口较香;飘香剂则是外香,闻着很香。据了解,增香剂和飘香剂都是化学物质,主要作用是增加味道和口感。”许先生说,客人们往往最后才喝汤,但汤里的飘香剂、骨髓香膏等物质涮得时间越久,所含的亚硝酸盐之类的有害残留物的含量就越高。
许先生介绍,底料是火锅的关键,而在制作过程中会加入几十种添加剂。首先,牛油是制作火锅底料的主要成分,为节约成本,火锅店往往会添加廉价的包装用石蜡代替。“目前市场上牛油的价格是石蜡价格的好几倍,一斤蜡当三四斤牛油用,还是很划算的。”许先生还说,店家会在底料中添加苯甲酸钠作为防腐剂。
“此外,绿海带加了孔雀绿,毛肚用工业碱泡过,宽粉丝里面加了明矾;鱿鱼之所以肥厚饱满、色泽金黄,是因为添加了工业片碱和甲醛;如果想让‘肥牛’嫩一些,就要加入嫩肉粉;制作鲍汁时如果想达到增亮色泽的效果,就要用到柠檬黄……总之,火锅之所以美味异常,添加剂有80%的‘功劳’。”许先生最后说,“一顿火锅,人们吃进的添加剂有近百种。”
【专家解读】天津大学化学专业教师卢丽介绍,在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上,人们往往会泛化,认为三聚氰胺、苏丹红等物质都是添加剂。其实严格地说,它们是化学物质而非添加剂。在火锅里所添加的这些物质中,飘香剂、增香剂、骨髓香膏、乳化剂、抗冻剂、柠檬黄等都是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只要不过度摄入,对人体就没有伤害。
对于牛油的替代品石蜡,卢丽介绍,石蜡是禁止添加到食品中的,因为在火锅里面长时间蒸煮,石蜡会分解成某种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会对呼吸道和肠胃系统造成损害。“有人吃火锅会出现拉肚子的现象,一般人都认为是辣椒造成的,实际上人吃进石蜡后会造成肠胃蠕动,导致滑肠拉肚子。”此外,上面提到的苯甲酸钠、工业碱、工业片碱、甲醛、孔雀绿等都是化学物质,在化学工业上才可使用,严禁加入食品中。“火锅里含有这些物质,会对顾客健康造成伤害。”
3月16日至20日,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CCFA)第41届会议在上海举行。本次会议共审议了20种食品添加剂的新标准或修订标准以及111种香料的新标准,一旦7月得到审核批准,即成为新的国际食品添加剂标准。
日前,天津市质监局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召开了全系统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中期推动暨培训会,会议总结通报了全市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第一阶段的总体情况,并就清理整顿阶段的重点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此外记者获悉,中国烹饪协会未来两个月将在餐饮企业中重点打击火锅添加剂,在火锅中添加罂粟壳、用甲醛处理食品等违法行为将是打击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