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消费者李女士浏览某网站时看中了几袋牛肉干(20元/斤),并在查看产品好评后购买,但收货食用后怀疑是猪肉制品。遇到此类情况,应如何维权?
答:消费者可到法定、权威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但检验机构一般仅对未拆包装的产品进行检验,费用需由消费者先行支付,在检验结果证明确实不是牛肉后,再由商家支付相关费用。
考虑到此类维权的成本高、难度大,建议消费者直接向商家所属地的工商、质监或相关职能部门举报。
问2:如果网购商家在异地,自己所在地的消委会是否受理?
答: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建议到商家所属地的相关职能部门举报。
答:首先,应注意保全证据,包括:产品介绍截图、付款记录、与商家的聊天记录、快递单据等,收货后要及时检查产品。
其次,如果产品存在短斤缺两问题,可先找商家协商,协商不成可向网站监管方投诉,也可到商家所属地的消委会投诉;如果涉及食品安全问题,则可要求商家所属地的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介入查办。
问4:如果确实存在用猪肉冒充牛肉的情况,如何处罚?
答:根据《食品安全法》第96条第2款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答:第一,建议尽可能到消费者所在地信誉好的实体店购买。如一定要网购,则建议到有第三方监管、信誉好的正规网店购买,付款时也要选择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避免直接给商家汇款。
第二,看中产品后不仓促下单,先注意查看产品评价,尤其要关注“中评”和“差评”内容,看是否包含产品质量、快递速度、退换货服务等方面的信息,作为购物参考。
第三,养成保全证据的习惯,如注意保存产品介绍截图、付款记录、聊天记录、快递单据等,收货后及时检查产品。
此外,要避免被价格和折扣所迷惑,建议购买前先与市面上同类产品价格作比较,对价格低到离谱的产品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