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问法是最常见的问法,而第二种和第三种问法出现的也较为频繁,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对于前提假设的加强类题目,需要注意其解题技巧。首先,找到题干的论点和论据,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题干从论据到论点的论证较为严谨,结论的得出也较为自然;第二种情况,整个论证过程是很跳跃的,论点的得出稍显突兀,论点当中会出现论据当中没有出现过的词。对于第一种情况,论证较为严谨,我们可以直接用否定带入法验证选项;对于第二种情况,直接去找建立联系(搭桥)项就可以了,就看哪个选项同时出现了论据当中的核心词和论点当中没有出现过的词,那么这个选项一般就为正确选项。
【例1】爱因斯坦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就是相对论的提出,它是人类研究宇宙强有力的工具。爱因斯坦通过相对论进行过宇宙质量的计算,结果发现宇宙的质量总和竟然为零。爱因斯坦认为,宇宙在大爆炸后产生的物质有正反两种形式,反物质和正物质完全相反,而且正、反物质质量相等。但科学家在宇宙中只发现了很少量的反物质,那大部分的反物质去哪里了?如果它们不存在于宇宙中,爱因斯坦通过相对论的计算也不会发现宇宙质量总和为零。但是宇宙的质量为零,这说明反物质应该还是存在于宇宙当中。
C.人类如果不能利用反物质的巨大能量,就不能进行星际探索
D.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发现了反物质,而且现在也可以在实验室制造一部分反物质
【题目剖析】题干结构相对简单,论点论据比较清晰。论点为题干最后一句。我们发现,整个论证过程是比较严谨的,用否定带入法进行验证即可。
A项:无关选项。宇宙的数量与反物质是否存在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补充前提。只有在爱因斯坦通过相对论的计算是正确的前提下,才能通过宇宙质量计算结果为零,得到反物质存在于宇宙当中,如果爱因斯坦通过相对论的计算错误,那么论据不成立,无法得到论点,所以是假设的前提。
C项:无关选项。人类是否能利用反物质的能量进行星际探索,与反物质是否存在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增加论据。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发现反物质而且能制造出反物质,说明反物质是存在的,具有加强作用,但是即使科学家在实验中没有发现反物质或制造出反物质,也不能否定宇宙中存在反物质,所以不能成为假设的前提,排除。
【例2】木星是气态巨行星,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质量是太阳系中其他七大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观测发现,围绕木星的70多颗卫星大部分由水冰构成。因此,木星的大气层里应含有相当数量的水。
D.卫星和它所环绕的行星是在同一时期由相同的气体和灰尘所形成的
【题目剖析】题干的论点为最后一句。但是题干中的论据并没有提到大气层,只提到木星的卫星大部分由水冰构成,整个论证过程也是比较跳跃的,所以,我们需要在"卫星"和"大气层"之间搭建联系。并没有直接建立二者联系的选项,但是,D选项建立了卫星和行星之间的联系,也就建立了大气层和卫星的联系,可以当选。
A 项:不明确项。若干亿年之后,卫星可能跌落到行星上,并不能说明木星的大气层 里应含有相当数量的水,不具有加强作用。
B 项:无关选项。星际中水分存在的形态与木星的大气层中是否含有水无关,论题不 一致,排除。
C 项:无关选项。天王星含有大量的水冰和木星含有相当数量的水无必然联系,论题 不一致,排除。
D 项:建立联系。卫星和它所环绕的行星是在同一时期由相同的气体和灰尘所形成的,在论据和论点之间建立联系,木星是气态巨行星,围绕它的 70 多颗卫星大部分由水冰构成,而卫星与所围绕行星组成一样,所以木星也由水冰构成,即可得木星的大气层应含有相当数量的水,具有加强作用。
通过例题可以发现,当论证为前提假设类的时候,如果论证过程比较严谨,用否定带入法验证选择;当论证跳跃的时候,可以通过在论据论点之间搭桥的方式快速解题。总之,要多总结善总结,这样可以提高解题的质量和速度,做到无往而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