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我国目前的劳资关系,社会蓝皮书提供的数据表明,在职工就业局面基本稳定和工资增长的背景下,2011年进入法律程序的劳动争议案件数与上年度相比基本持平。2011年第一季度共立案受理争议案件12.6万件,同比下降9.2%,涉及劳动者16.7万人,同比下降16.7%。第二季度,全国各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共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27.2万件,涉及劳动者35万人。2011年1月至9月,全国各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93.3万件。其中,各级仲裁机构共立案受理42.8万件,涉及劳动者55.3万人;当期审结案件40.8万件,结案率为86.9%。与2010年前三季度全国各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共立案受理劳动争议案件44.31万件相比,2011年同比下降3.41%。
此外,从劳动争议的内容看,主要集中在劳动报酬、经济补偿和赔偿金、保险福利等方面。案件呈现涉及范围广、新型案件多和常规案件疑难化的趋势。在浙江温州等地,受宏观调控、资金链断裂等影响,2011年1月至9月共发生228起企业主逃逸事件,为近年同比最高,这些企业共拖欠14644名员工7593万元薪酬,欠薪人数和欠薪数额均为历史之最。
此外,社会蓝皮书还对我国目前的职工安全生产环境进行了分析。
据社会蓝皮书统计,截至2011年9月底,在事故总量继续下降的基础上,重大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9.5%和29.8%,特别重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77.8%和74.4%,多数行业和地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但是,当前我国各类生产事故总量依然较大,职业病发病率居高不下,部分高危行业产业布局和结构不合理,安全监管监察及应急救援能力亟待提升,任务十分艰巨。2011年以来发生的重大事故,暴露了我国生产、建设、交通等行业仍然存在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防范措施不到位、安全监管不到位、治理整顿不到位等问题。
蓝皮书作者之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主任乔健对《法制日报》记者说,自我国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劳动关系也随之转型发展,迈向“十二五”时期的中国劳动关系呈现出新的特点。
“从中长期发展来看,伴随着民营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结构的主体,劳动关系双方主体进一步明晰和独立。由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作为全社会代表的利益一体化的劳动关系,转变为企业和劳动者两个独立的利益主体之间的雇佣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运行机制也由政府部门的行政调控为主转变成市场调节为主。”乔健说,劳动关系的建立和调节基本实现了契约化,即通过劳动合同来建立市场化劳动关系并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据估计,2010年年底,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7%,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65%。
乔健认为,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对劳动关系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也是“十二五”时期劳动关系的一个新特点。2004年至2011年间,劳动力市场反复出现“民工荒”现象,这说明劳动力供求关系日益趋向均衡。特别是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具有更强烈的权利意识,从而加剧了当前的“民工荒”现象,并促使劳动力价格大幅提高。
“劳动关系的雇佣方式更为灵活化,国企中的劳务派遣、家政业的非全日制用工及微型企业帮工等非正规的劳动关系有明显增加。”乔健说,尤其是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严峻的就业形势及企业的市场竞争压力导致劳务派遣大行其道,不仅总量跃升到6000万人(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而且部分央企甚至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员工都属于劳务派遣,这俨然成为企业的主流用工方式。
“此外,转型初期各具特点的不同所有制企业劳动关系在主体构成、劳动标准、协调机制等方面出现趋同的趋势,也反映了市场的影响力。但是,在市场化的同时,我国劳动关系也存在非市场因素的影响,最为突出的是国有垄断企业的劳动关系。一些国有垄断企业通过其行政垄断地位、财政补贴和少缴利税,使其正式员工的薪酬和非货币收入普遍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行业间收入差异巨大,与企业大量使用的劳务派遣工相比,也存在同工不同酬现象。”乔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