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是四线城市,经济平平。老家群山环绕,鸟语花香。固守着"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理念,2012年6月我带着"一腔豪情"从大学毕业回到家乡。
在一个四线城市,假如你不想干苦力、销售、培训、卖保险的,那么,你会发现,你想找一份稳定而又体面的工作,简直比登天还难。
在尝试了各种网上投递简历、现场招聘后,还是没有"归宿",我竟然莫名其妙成了家乡的"流浪者"。
最终,在一个工程建筑类公司谋到了一份文员的工作。入职工资每月2356元,没有五险一金,周日单休一天,不定时总是加班。
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青春的豪情与不甘心的碰撞,产生了一股强大的能量,把我推到了公考的路上。
在"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炼狱"式备考后,2013年我成功"上岸",成为县直单位一名公务员。
端上了所谓"金饭碗",贴上了"公家人"的标签,养老、医疗、公积金有人管,曾经巨大落差的心理填补一些松软的土壤,有了些许安慰。
不过,可能我生来就是一个"爱折腾"的人,在县直单位工作3年后,我的心又不安分了。
县城毕竟是县城,同市一级还是要有很大的差别。考虑到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组建家庭、医疗资源、教育资源等与个人息息相关的诸多因素后,我再次萌生了"考回市里"的想法。
与第一次不同的是,大概因为工作繁忙,冲劲儿不足,我备考了两次才成功。
但无论如何,结果是好的,2017年我坐到了市直单位的办公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