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用工制度是关键 省就业局、省劳务管理所吴以仁所长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规范用工,提高待遇和人员素质,是解决服务员短缺的关键问题所在。吴所长说,服务员短目前不仅在海南,就是在全国范围都是受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海南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必然使这一问题凸显出来。要想要解决服务员紧短缺问题,必须从根本处着手、对症下药。吴所长认为,海南省的服务产业管理还不规范,用工制度存在缺陷是服务员短缺的重要原因。现阶段应该许多地方还处于劳动力供大于求阶段,出现服务员短缺现象,与服务员待遇太低、工作没有保障、缺乏安全感有很大关系。吴所长介绍,目前服务行业大多是由私营者经营,有90%的用工单位没有与员工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没有为服务员购买社会保险,用工单位和老板多数从经济利益出发,却很少考虑员工的待遇问题,大部分服务员感觉自己没日没夜地工作,为老板创造价值,而自己所获得的却十分有限,往往仅够温饱,更有甚者,一些老板对待员工较为粗暴,常因为一些很小的工作失误而开除员工,给员工造成了极大的心里压力,使很多待业青年对服务员这一行业产生了心理阴影,此类问题在整个行业中存在已久,根深蒂固形成顽疾,并产生恶性循环。吴所长表示,随着2008年1月《劳动合同法》的出台,这一情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
吴以仁所长认为,岛内也有一些年轻人,没有吃苦耐劳精神,对服务员工作存在观念上的误区,宁肯整日在家闲着靠吃“祖宗饭”过日子,也不愿出去当服务员。据吴所长介绍,省劳务管理部门前些年也曾输出过岛内到外地省份务工,但一些年轻人同内地省份的劳务人员相比,存在怕苦怕累的现象,有的人没干几天甚至仅到用工单位看上一眼,就觉得工作太辛苦而不愿意干了,从而缺乏劳动竞争力。改变服务员短缺现象,也需要一些务工人员提高个人素质,转变就业观念。
吴以仁所长认为,市场经济带动第三产业发展,行业间竞争加剧,导致一部分劳动力分流,这造成了目前海南服务员短缺现象。吴所长说,近期的调查表明,海南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行业间的竞争加剧,目前海南各市县的土特产和海产品加工等行业都在快速发展中,其对务工人员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仅文昌市的椰子加工厂一家用工平均超过百人,大的加工厂有上千名员工,这在很大程度上使服务员短缺的状况更加严重。同时,海南原来的大多数服务员都是从内地省份进岛打工的,随着内地各省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的不断扩大,对人员的需求也逐渐增大。近年来省外进岛务工人员明显减少。使得海南服务员这一行业供求关系更显紧张。吴所长表示,目前只能通过劳务管理部门对岛内各市县适龄待业人员进行动员,争取增加岛内服务产业待业人员数量,并以此填补供需关系中的巨大缺口。
省总工会办公室熊主任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认为,用工单位对待员工的人性化程度不高、服务员待遇低等原因,导致许多人不愿意从事服务员工作。熊主任说,劳动力作为一种商品,目前仍处于买方市场,员工待遇由用工单位或老板单方面定价,劳务人员没有自我讨价还价的余地。用工制度和管理办法,也是由用工单位单方面制定,服务员仍然处于弱势地位。比如许多服务员每天工作都在10小时甚至12小时以上,没有按照国家有关每天工作8小时,每星期工作5天的规定实行,有些服务员一个月公仅能休息一天、两天,使许多适龄人员不愿到服务行业工作。据熊主任介绍,他们在外地考察过程中发现,珠江三角洲的一些用工单位在对服务员管理方面,同长江三角洲相比人性化程度有待提高。由于管理和使用员工缺乏人性化,导致许多从事服务工作的务工人员,从珠江三角洲流向长江三角洲。要想解决服务员短缺问题,用工单位和老板,首先需要提高服务员待遇,对服务人员加强人性化管理。
据省工会办公室熊主任介绍,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员工的劳动、工资待遇及其它社会保障等,都由工会出面与用工单位谈判然后才能签订劳务合同,发生劳务纠纷时,也由工会出面与用工单位进行交涉,维护员工的权益。但当前我们基层单位尤其是私营企业,大都没有成立基层工会,服务员也没有意识到通过成立工会,由工会以组织的形式出面帮助维权。服务员在务工过程中,与用工单位发生劳动纠纷、受到不公平对待时,往往因为人单力薄,也只好忍气吞声作罢。因绝大多数服务员都没有加入工会,不是工会会员,因此工会组织也无法出面主动为其维权。熊主任说,按照按我国相关法规规定,只要有10名以上员工就可以组织起来,向上级工会组织提出申请成立工会。目前我省在企业基层工会建设方面,还需要社会各方加强工作,同时更需要劳动者自己增强维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