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发票,打的、住宿、办公用品……统统都行”、“求发票,期末了大家懂的”、“年初不找票,年末徒伤悲!”……随着年终奖的下发,最近在网络上,“求发票”成为热门词汇,有网友感叹——找发票比借钱还难。
李女士在一家国企,年底领导说让找5000块钱的票,算是年底加班奖金,她为此翻箱倒柜忙活了几天。
李女士:一般都是报餐饮和交通票,所以这个票的局限性还是挺大的,不是特别好找,我们也是特别头痛,然后自己家里面的票基本上都搜罗出来,但还不够,就四处问朋友借。
记者:到年底本来发钱是好事儿,但找票的过程也挺难?
李女士:是的,比较麻烦,还不如直接把这个钱以工资或者是奖金的形式发下来,这样感觉更好。
唐女士在一家私企工作,她倒是觉得,拿各种发票来换取奖金,应该算是个幸福的烦恼。
唐女士:会跟同事、同学到处借,七凑八凑的把票给凑齐了。
唐女士:这个我还真想过,但是我也不知道找票贩子买的那种票是不是真的,所以我不敢去。
唐女士:我觉得这相当于是甜蜜的烦恼,毕竟发福利是好事儿,这种开心已经抵消了找发票的烦恼,还是开心的比较多。
张先生每到年底发奖金的时候就特别烦,他说公司让员工找票,虽然也能给员工避一部分的个税,但更多的,还是公司能够节省更多的企业所得税。
张先生:发点儿奖金吧就特别麻烦,你发奖金就直接从个税里扣就行了,它让员工去找发票就是为了避税。
张先生:我一般是找出租车司机买,再加几个点,百分之3-5的点。
而刘女士更为关心的,并不是找发票有多麻烦、能避多少税,而是如果总是不交个人所得税的话,像在北京这样实行限购的城市,买房买车那就永远是个梦。
刘女士:年终奖还是走点个税比较好,因为在北京压力比较大,做一些事情也牵扯到交税,有几年的个税才能买车摇号、买房资格等这些,不交税而去找票,对员工也没有多大的好处。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年底大量的发票需求,也让地下倒票市场活跃起来。最近一段时间,手机收到的推销发票的短信广告越来越多,记者尝试联系了其中几家,票贩子们都很牛气,甚至看不上一两万的小买卖。
在淘宝网上,能够发现一些店铺在经营发票生意,并且最近生意十分红火,一个月内的交易量有的已经接近2000笔。
票贩子:小金额1600以下的,一份80块;超过1600的,我们要看金额大小,金额大的受4个点,金额小一点的收5个点。
票贩子:我们那边都有分公司,同事会直接安排快递给你。
票贩子:因为开的人多,年底都比较忙,很多老客户他们公司做账、报销都需要,现在北京那边票比较紧张。
记者又打通了手机短信广告中的一位发票贩子的电话,但当他听到记者要开1万块钱的发票时,说这种小单子他们根本不想接。
票贩子:我们开的都没有这小数的,你开得少没法算,算出来你也不划算我也不划算,我不想干这种小事儿。算下来,一张得三四百块钱。
票贩子:这个你放心吧,我都做了这么多年了,肯定是真的,上网都可以查。
手机中另一个广告是专门卖打的票的,并且告知如果有连号的情况,他们负责给退还,十分专业。
票贩子:是啊,不是跟你夸张,现在每天都是供不应求。
对当前这种流行的通过地下倒票市场获得发票的情况,财税专业人士马靖昊提醒说,个人和企业合理避税都是法律允许的,但前提是发票的来源得是正当的、合法的。
马靖昊:肯定是不合规的,企业是发的奖金,采用这种方法是不符合国家财务制度的,因为没有真实的经济业务,这种情形如果处罚的话,主要还是以罚款形式为主。
还有专业人士提醒,用发票来抵奖金的做法还存在另一张隐患:如果用发票拿工资,那账面工资自然少了,而这直接影响到本人各种社会保障待遇,比如“五险一金”等等,一旦今后发生劳动争议,在计算经济补偿金时,员工只能吃“哑巴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