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东莞,从高速公路两边开始,到市中心,或者再到周边的某一个镇,密密麻麻的矮层工厂,爬满了这里的每一块土地。
从樟木头到松山湖,像是一部历史,记录了老工业区到现代工业园区的发展。
走在大街上,王伟告诉我,现在这里消失了一批小餐馆、电话亭和小食品店,清静了不少。一场危机过去,走掉的工人没有回来,死掉的几十万家工厂也没卷土重来,顺带着这些寄生行业也都消亡了。
王伟说,去年这里关掉的大小企业有20万家,现在稍稍恢复了一些,差不多是2008年下半年危机刚刚深入时的水平。
东莞是否能恢复到“天花板”谁也说不清,即使复原,肯定也是换了另一个样子。这种变化不是悄悄地,而是正在大张旗鼓地进行着。
王伟的工厂帮几个国际知名的品牌做代工,本来设在云南,去年在东莞又新设了厂房。
“朋友都说我疯了。”王伟描述着自己决定设厂房时的情形,“其实我这边厂房并不大,可以容纳500人,现在有300人左右。我也不准备再扩大规模。”
“扩大也不是在东莞。”王伟说,“我只是想把东莞的这家工厂作为一个窗口,接单、小规模的生产,作为采购中心和物流集散地,大部分的订单还是会拿到云南的工厂生产。”
王伟选择了与同行相反方向的动作——东莞大部分工厂在向内地转移。
“主要是用工成本导致的。”王伟说,为了确保招到工人,他给的平均工资是2000块,“按这个价钱,我这边现在是赔钱,最多是保本。但是我云南那边的工厂在盈利,用工大概是每个人700-800元,加上运过来物流的成本,基本上还有20%-30%的利润。”
事实上,他的大多数同行目前转的只是车间,也就是需要普工最多的这部分,其他的部门还都保留在这边儿。
有一些实力的企业,基本都采用了这种模式,前方是采购中心和物流集散地,内地做大车间。
30年前全中国的农民向沿海涌入,现在方向逆转,工厂开始追着价格低廉的工人跑。
“5~10年内,东莞的发展模式应该是这个样子,整个珠三角可能都会是这种模式。”东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综合科科长杨荣告说。
若干年前,中国政府就提出过东部沿海产业升级,低端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但直到危机发生前,也只是口号多,行动少。于是有学者提出,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过于理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