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01年推出“4050”工程,即把重点解决40岁以上女性、
50岁以上男性就业困难,作为净增10万个就业岗位的核心工程。要解决中年困难群体就业困难,需要发动全社会力量,拓展全方位救助的渠道,通过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并举,政府与非政府组织、营利与非营利机构密切合作,形成全社会的帮扶体系。
1.开发社会资源,推出一批“4050”项目。按市场化、社会化的管理方式,组织全社会力量参与“4050”项目的设计、招标,通过政策扶持、融资支持、购买成果等手段,动员更多的人成为再就业带头人,以发挥就业的倍增效应。从过去直接提供就业岗位、直接管理转为组织、服务和协调。
2.大力发展阶段性就业组织、拓展就业渠道。将阶段性就业人员纳入基本社会保障范围,并为他们提供各类培训、社会保险优惠、税费减免、小额贷款担保等,以解除下岗失业人员从事阶段性就业的后顾之忧。
3.加强职业培训,提高职业转换能力。对“4050”人员采取有针对性的再就业培训,如开设传统生产型企业急需的,直接服务于一线的专业。同时适应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着眼于引导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