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朋荣认为,中国的失业是“总量过剩型”的失业,中国的劳动力总量大大超过就业岗位总量——不是超过几百万或几千万,而是超过一两亿甚至两三亿。因此,要解决中国的失业问题,根本性的措施是大规模地增加就业岗位。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大规模地增加就业岗位?钟朋荣提出:
钟朋荣认为,适度的通胀对于抑制消费、筹集建设资金、增加就业岗位是有帮助的。当然,通胀的积累功能和筹资功能是有一定前提的,即通胀是温和的,没有超过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在这种前提下,力求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生产的重心。
钟朋荣认为,如果投资不是用贷款,而是发股票或股权证,通过直接筹集的办法来实现,在投资与消费之间就不需要物价多管闲事了。也就是,投资增加不会导致物价上涨,而是导致消费直接减少。
什么叫投资膨胀?只要全国人民当年的基本生活没有受到影响,没有把更多的社会财富都用于投资,就不能说是投资膨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说,投资规模越大越好,投资增长率越高越好。我们有那么多人等待就业,不扩大投资规模,不提高投资率,饭碗从何而来,就业岗位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