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技术几乎触及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所有部门,成为经济繁荣的关键。一则,有人预料21世纪90%的职业都与信息技术有关;二则,全球经济一体化,其基础是信息技术网络。人们不仅要在国内网络上劳动,而且要在国际网络上劳动。这就要求无论现有劳动者特别是新增劳动者,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劳动,都应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和世界通用的语言。
(二)知识经济的支柱产业是知识产业,或者说信息产业。这就决定了在全社会总劳动中脑力劳动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而体力劳动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具体地说:第一,在总劳动者比重下降;第二,体力劳动中的知识、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三)知识经济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可以不断创造出新的资源,因此,不会因自然资源短缺而中断生产。知识经济的创造力不是来自大自然,而是来自人力资源开发。知识经济发展不取决于总人口多少,而取决于能不断创造知识的人力资源有多少。
(四)由于知识经济的基础是信息技术,贸易、储蓄、咨询、设计、教育、诊断、新闻、书刊等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这就使得这些劳动没有了时空界限。而且越来越多的人采取个体形式进行劳动。
(五)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随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换,职业结构变化也加快。这一方面要求职业培训必须加强,另一方面在一段时间里失业率上升也就成为必然。转换职业劳动者的能力,就成为保持可持续就业的关键因素。
(六)当知识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主体地位时,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在总劳动者中占的比重很小,即从事农业产品、工业品生产的劳动者很少,绝大多数劳动者从事的是“知识劳动”,一是“创新知识”的“知识劳动”,二是“运用新知识”的“知识劳动”。
(七)到大部分劳动者都从事“知识劳动”时,也还会有失业人口,那时“创新知识”的劳动者失业的机会可能多于从事各种具体服务的劳动者。因为前者一旦不能创新知识就会失去劳动岗位,不过他们有较好的开发基础,运用新知识服务的能力较强,所以不会长久失业。
(八)知识经济中劳动者的收入形式、收入的计算方式也将大大区别于工业社会。“分配”、“工资”的概念将由新的收入范围畴代替,人们的劳动收入取决于个人投资方式、投资数额及劳动效率、效益,也可以说取决于劳动能力及构成个人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