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记者日前在民企采访时,发现双方合作得并不愉快,解聘频率之快、涉及人数之多令人瞠目。不少下岗职工尚未与民企相处一月便又恢复下岗职工的身份。究竟是什么原因困扰着他们?
透过民企与下岗职工各种磨擦的表象,不难查找到造成这种局面的症结——社会保障体制。双方的种种矛盾和不信任、冷漠、猜疑态度都由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引发。
职工希望民企解决的社会保险主要有:
——医疗。民企一般没有执行公费医疗保障,一些单位根本不管,个别按月发给极少的医疗费。
——住房。有些国企实行“扫地出门”的政策,职工前脚解除劳动合同,后脚就要搬出单位住房,令职工不得不为生根民企而三思。
——养老。尽管我市已规定私营、个体经营户都要参加养老保险。但大部分民企没有参加养老保险统筹,干一天活拿一天钱。职工担心一旦年老干不动了,晚年生活怎么办?
着眼于特殊的背景,下岗职工的这些要求并不过分。因此,要让职工抛下这些投身民企,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由于以上原因,导致民企与下岗职工合作中产生一些并发症。
许多下岗职工在得不到社会保险时,都把民企当做暂时的避风港,没有长远的工作打算,对现岗位未倾注全部精力,从而使工作成果和企业要求相差较远。
从事服务行业的下岗职工王先生认为,从国企的主人翁到民企当“丘二”,自己的地位一落千丈,还谈什么前途和发展,打一天工挣一天钱过日子算了。
他不否认仍有少数职工企图将国企中“软、懒、散”的工作作风带入民企,又想舒适,又想有高待遇。
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企业需要的是凝聚力强、战斗力强的职工队伍,特别是民企这样大多是经营者从一人一户的个体经营实体发展起来的,其性质决定了根本容忍不了下岗职工的上述心态。
下岗职工在民企再就业后大多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双方在此方面倒颇有默契,但却增强了合作的随意性。
下岗职工普遍的观点是,虽然自己暂时下岗,但这可能只是一种短期行为。而且原单位还定期发放生活费。如果与民企签约,将失去社会保险和生活费,就很划不来。
民企不愿签订合同原因主要是认为合同对职工不起约束作用。职工无所顾忌,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企业对职工的违约行为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