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师范院校及教育类专业的毕业生已经不再享有当教师的优先权了,想进入中小学和学前教育机构任教,已经成了毕业生争抢的热门“饭碗”了,不少人在校时就考取了教师资格证,为今后就业早早地做好了准备。于是,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使得原本以应聘教师职位为主的教育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工资待遇也比同样学历的非教育类毕业生少。
根据麦可思发布的关于教育类大学毕业生从业状况的最新调查分析,2009届教育类专业大学毕业生总体薪酬并不乐观,无论是本科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教育类专业薪酬分别为2165元、1548元均低于非教育类专业薪酬2372元、1898元。就读于师范专业的毕业生,正在切实感受到来自非师范生们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在今年广州一所普通综合性大学招聘辅导员的启事中,该校在对所聘人员实行流动编制人员管理的同时,应聘条件还包括:研究生毕业及以上学历(本科和硕士均需“985”或“211”高校相关专业毕业),在大学期间担任校一级学生会或团干部的经历,中共正式党员,只接受2010年9月前毕业的学生报名,年龄在28周岁以下等等。
阿宇是广州某重点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年年获得奖学金、被学校评为优秀毕业生的他,今年为进高校的事相当犯愁。阿宇本科毕业工作了一年才辞职读的研,当初之所以辞去原先事业单位的工作,是因为想要进用人环境相对较单纯的高校当老师。然而当他看到招聘要求上写的全部是博士、副教授等学历要求和职称条件时,顿时就连投递简历的勇气也没有了。别提教师了,阿宇甚至连当一名高校辅导员都“不够资格”。
记者近期在逛高校教师专场招聘会时发现,尽管一些高校面向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应聘者,但事实上不少高校的招聘人员明确表示,博士及以上学历的应聘者更容易接到学校的面试邀请。一些高校提供的岗位除了学历以外,还对应聘者的性别、身高以及是否拥有该市户口等提出了要求,在面试时更是使出种种如“饭桌面试”等怪招难倒了涉世不深的大学生们;同时,一些应聘者在谈到参加招聘的经历时指出,高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招聘名额早已“内定”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由此可见,“小硕”们的简历十有八九会石沉大海,优秀本科生更是望尘莫及,高校如此高的门槛不得不让人望而却步。
毕业于湖北某师范院校的小赵,如今在东莞一家民办学校教语文,他说,自己毕业时在网上曾向武汉、北京、深圳、青岛等地的多所学校递交了简历,但结果只有这所民办学校同意让他过来面试,并且现在他的户口还留在了老家的人事局并未转到广东。
“我身边的其他同学有的在外面大城市找不到工作,结果只得回到老家继续教书。”小赵说,虽说老家的学校以公办学校居多并且有编制,但其中一些人仍然由于对于自身处境感到不满,不久之后又开始辗转在各大城市找起了新的工作,但绝大部分人由于种种原因达不到公办学校的要求而另外选择了民办学校,然后再伺机作下一步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