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纯粹移动端的产品,囿于4-5寸的手机屏幕,都选择“小而美”的垂直路线,但是她社区一上来就是奔着平台级产品去的。她社区坚持做社区平台,在话题和人群上不聚焦,在业务上聚焦出产好内容。
周杰的逻辑是,以搜索为例,出色的垂直搜索也不少,但最终能被人记住的也就前五名的品牌,而在垂直搜索很难做到。虽然垂直社区更容易在垂直领域里成功,但是缺乏想象力。所以她社区要覆盖尽量多的女性,放一锅里炖了,都来她社区里玩耍。但是这做得到么?
她社区的第一批用户来自每日新款,年龄聚焦在20到35岁,经常购买客单价不到一百元的衣服,我们大致能想象这个群体的画像。社区帖子内容大多是情感、家庭问题,再就是晒晒娃,之后引入了爱物的时尚达人们推荐女性消费品。这样的家长里短,“小主加油”(她社区的用户等级是按后宫品级来分的)的社区氛围,恐怕很难吸引一二线城市需要逼格和品位的白领女青年。
这里笔者有一个判断,移动社区既是不刻意强调,人群也会自动分化聚集,形成相对垂直的稳定人群,她社区想要的全部女性平台几乎不可能做到全覆盖。当然,我从不质疑她社区的用户数量和活跃度,随随便便一条情感困惑,就有好几百条互动留言(手动翻了几百条都没翻到底,放弃了~)。
最近半年,无线端女性社区创业是一个高发事件,媒体人于困困组起了玲珑沙龙,圈起“雅痞”女青年,玩的是调性。产品还在内测阶段,目标用户明确,社区氛围统一,内容质量高有可传播性。这批用户有良好的消费能力,后期针对这些用户去做导购、电商都有很高的针对性,或许能成为下一个小红书。做财经论坛的路彬彬,误打误撞用女性情感视频《彬彬有理》招来了大批女粉丝,也在微信上攒起了女性社区,解答情感困惑。
虽然内容格调不高,但是却戳中了女性私密的倾诉需求长期没得到满足这个痛点。而且彬彬有理早早就切入了电商、课程,主要解决减肥、美容和情感等需求,有了较好的现金流。
此外,还有疯密等女性社区正在内测。这些社区把pc端的流量和散落在天涯、豆瓣的用户,按照场景高度聚集到新的移动产品上。导入的场景奠定了产品的调性,女性用户按照接触场景被自然地区分到不同产品。
除 了专门从社区切入女性市场的产品,大姨吗这类的女性通用工具,还有从单一品类的女性消费切入的产品。例如,美啦等美妆类的产品、美丽说等服装导购社区、小 红书这类女性消费为主的海淘社区。这类女性社区往往有明确的工具性或者消费话题,缺乏讨论私密、生活性话题的氛围,而大姨吗这类工具转社区产品在活跃度上 往往容易遇到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