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一个古老的行业,而互联网是一个崭新的行业,两者的结合是必然的结果。继O2O之后,下一个风口必然是在互联网金融。从BAT三家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抢先布局即可以看出,小米、京东,甚至是做房产行业的链家都已经在进行着互联网金融场景模式的构建。更别说市场上层出不穷的P2P网贷,金融理财,众筹等一大批创业公司。
我从2014年到百度,从零开始做一个互联网金融产品,用了一年的时间来熟悉这个行业。最近有不少人问起,索性单独写一篇文章来聊一下互联网金融产品需要怎样的产品经理。
由于互联网金融也就近两年才开始火热,真正的「互联网+金融背景」的人其实很少。白崎所在的项目产品团队和运营团队里,纯互联网背景和纯传统金融背景的人基本五五对半分,相互补充,当然白崎个人属于前者纯互联网背景。
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态包括电子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证券/基金、互联网保险、互联网银行、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等。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电子支付和P2P这两类是大众认知度最高的。
在此之前白崎做过的所有产品都是大众消费型产品,首次介入一个垂直行业细分领域。入职第一个月便收到通知,全部门的人不管是产品还是运营,甚至是研发人员,都要去考本行业的基础从业资格证书,作为业务了解,虽然分数不高,好在考试顺利通过,基本算是过了入门关。
1.金融可能是所有细分领域里最为复杂的一个
跟“钱”有关的业务,在中国有很多政策法规红线不能碰,有很多利益链动不得,有牌照要求,有直属的监管部门,有风控,一切行为必须得合法合规。
首先是一行三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其次才是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于大部分互联网产品来说,都要接受网管办的监管,比如你乱做弹窗广告,搞色情服务,网管办就有人来查你。对于互联网金融产品来说,一行三会对应的职能机构监管是最主要的,一旦发现违反合法合规的业务就会直接被取缔。
对于产品人员/运营人员来说,要在“合法合规+用户需求+公司利益”三者之间找到平衡,这就需要产品/运营对政策法规和行业情况的了解程度要高。
对于研发人员来说,产品性能、数据存储、安全性的要求高于普通产品,产品绝不能崩,也不能被挖断电缆。一旦出现因产品故障造成用户资金损失,需要接受监管部门的审查,视情况赔偿用户损失。更别说生活服务类产品经常被爆出来的数据库拖库或被删、用户资料泄露等情况了,绝对零容忍。
2.面向的竞争对手不再仅仅是互联网圈的对手
很多人觉得自从有了“互联网+”的概念之后,好像所有的企业就分成了两类: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按照三体里的降维打击的说法,互联网企业打传统企业简直是奥特曼打小怪兽。
但是,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并非如此。互联网金融撼动传统金融可没那么容易。大部分的传统金融也都在转型做互联网+,属于业务平移;而互联网金融则是半空中直接起步。所以互联网金融产品面对的竞争对手不再是互联网圈的竞品,因为大家都是在从传统金融抢用户,所以也会面临传统金融的阻拦,势必会有竞争。
作为产品经理最重要的一点莫过于挖掘真实用户需求与满足需求。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用户对于实际利益的需求远高于用户体验!
所以一个很有趣也很无奈的现象是:有些传统老牌的竞品,很难用很笨重,从用户体验的角度绝对是负分,但是就是有很多忠实用户,因为用户认为用竞品能帮他们赚到钱,而你,只是纯花哨好看,但没啥用。
白崎所在的项目最开始也走了一些弯路,纯互联网背景的产品经理把原来做大众性产品的经验带过来,新功能上线前做用户调研的时候用户说很感兴趣,但是上线后的实际数据却告诉我们用户其实不认可。
复杂的金融模型和算法都需要有专业的金融工程团队做策略支撑,否则产品根本没法用,这一点属于内力,绝对不是能从竞品里随随便便抄过来的。
4.作为垂直领域的产品经理or产品运营,互联网基因还是行业背景更重要?
我觉得互联网基因和行业背景谁更重要这个问题就没有争论的必要了,当然两者都重要。对于从业者来说,我觉得用一个“倒T型模型”来解释能力要求会比较恰当。
行业背景是根基,互联网专业技能是上升的砝码。如果根基不稳,也就是不熟悉行业知识,就很容易犯错,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一犯错就什么都没了。但毕竟是互联网产品,终究还是要用互联网的方法来颠覆传统。
能走得多远还得看互联网专业技能,能走多稳看行业背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