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整个建筑行业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建筑设计业,正面临着今年年底WTO保护期的结束,整个行业对外资将全面开放,由此带来的冲击是我国建筑设计单位无法回避的问题。
结合我国的建筑设计市场特点分析,行业内竞争格局的改变、行业监管方式的转变、国家融投资体制的改革以及政府宏观调控措施的推进,都将成为推动我国建筑设计行业布局进一步调整、分化的重要力量。无论是外资进入带来的行业竞争加剧,还是区域市场分割被逐渐打破所带来的竞争态势变化,都将促使行业“重新洗牌”。
宏观与行业环境的变化将促使我国建筑设计单位面临深刻转型。建筑设计单位过去的发展主要是外部资源和机会导向,依靠受保护的市场,依靠历史积累形成的资质优势。未来必然要转向内部能力导向,即依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来取得发展。具体而言,过去发展的关键是划定的、并且某种程度上受保护的区域或行业市场以及相应的资质授权,将来则必须要在愈来愈充分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为此,建筑设计单位必须不断培育打造自身的核心能力,在体制、机制、模式、理念等方面进行革新、突破。同时,企业内部人员管理压力的增加、客户服务要求的提高,也要求我国的建筑设计单位必须在经营模式、运作理念、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积极创新、提升,通过内部资源与能力的系统化整合,提高运作的集约化水平。
笔者认为,整合、集约化与创新,将成为后WTO时期我国建筑设计单位变革的“必修课”。
整合是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需要建筑设计单位积极地统筹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协调内部二级业务部门与整个单位的资源、平衡短期与长期的目标与利益;
集约化则是建筑设计单位变革的方向,通过整合,提高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管理、组织体系的集约化水平,促进变革提升;
创新作为灵魂将无处不在,无论是体制突破、机制创新,还是人员管理、组织优化,都需要巨大的创新意识与精神。
而其中变革成败的关键,则在于整合、集约化、创新过程中,是否处理和平衡好了三对矛盾:业务发展特色化与一体化的矛盾;组织模式专业化与综合化的矛盾;人才的使用与培养的矛盾。
首先,统筹规划、立足于竞争能力的打造,在业务发展特色化与一体化中做出准确的定位。通过拓宽服务领域做大做强、走业务的纵向或横向一体化道路,还是通过专业化分工来做精做专、走业务领域或服务模式的特色化道路,是建筑设计单位首先需要认真思考的关键问题。我国大多建筑设计单位在业务定位方面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业务定位含糊、特色不明。在新形势下,建筑设计单位要根据自身的规模、特点以及外部环境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选择。
最后,创新理念、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有效协调人才的使用与培养问题。作为典型的知识服务型企业,建筑设计单位最重要的资源毫无疑问的是人力资源,但往往在这方面缺少系统的战略考虑,面对问题的解决思路大多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管理实践中,往往陷入人才梯队建设、使用与培养、创造性人才与一般技术劳务人才的平衡等困境。其实,人力资源队伍的建设非常关键,建筑设计单位必须通过内部有效的机制创新,打造适合人才,尤其是骨干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平台。在具体的管理思想方面,笔者认为,有效平衡业绩导向与能力导向、构建完善的人才成长通道是非常重要的。
后WTO时期的竞争形势给国内的建筑设计单位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其内部变革提升提供了契机。从某种意义上讲,未来的行业格局对于所有的建筑设计单位都是一把“双刃剑”:顺势提升与变革,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反之,采取“鸵鸟政策”坐视不管,必将失去机遇,甚至失去生存空间。
由于我国的建筑设计单位大都是从计划经济模式下的事业单位体制演变而来,往往存在内部的观念相对落后、组织体系集约化程度不高、人员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过去几年的行业迅速发展主要是体现在业务量的大幅度提高上,而内部的粗放式管理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俊遮百丑”的客观局面,使得内部变革的动力与压力明显不足。鉴于此,建筑设计单位如果能够以后WTO时期带来的变化为契机,实行创新、变革,提高内部资源的集约化管理水平,必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