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和各地方都提出了完成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时间表,但从目前进展情况来看,有的地方确权登记进展缓慢,这背后曝露出了农村土地存在的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等乱象。
姚育东介绍说,目前土地确权的难题主要是基础性工作的缺失,比如,在土地承包几十年之后,很多档案资料都已经缺失;村与村合并、乡镇与乡镇合并、撤乡并村等导致土地承包的基础档案资料发生变更,土地归属不明。
姚育东指出的第二种情况是,村一级、村民小组集体的土地所有权往往存在扯皮现象,这是目前土地确权的一个大难题。“比如说,张庄说这块地是我们的,李庄说是他们的,但是谁都拿不出准确的证据,这就是历史原因导致的权属不清楚。”
除了上述原因,在实际的确权登记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影响土地确权的特殊因素。“土地确权要公示,也要农民签字确认,但很多老百姓外出打工,有的春节都不回来,这也导致土地确权缓慢。另一个现象是,以前执行农业税的时候,有的农民不愿意缴税,就私下把土地承包出去了,导致目前的土地归属存疑。”
“修路、乡村道路占用了一部分土地,目前很难划清,这些因素也给土地确权带来困难。”马鞍山市含山县农委叶主任指出。据其透露,含山县土地流转已经达29.5万亩,占两轮承包耕地的59.5%,全县土地确权已经处于全面公示阶段。
张健表示,“目前全国有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这些土地都存在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的情况,这对于全面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一个阻碍。”
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已经达到3.8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8.8%,达到2008年土地流转面积的3.5倍。其中,各类专业大户达到367万户,还包括98万个合作社。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地走访发现,土地流转在为农民提供一笔固定收益的同时,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很多农民得以进城务工,或者到参与流转的企业就业。但与此同时,参与土地流转的企业却面临经营亏损、盈利前景不明等现实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