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由于王某欠某渔场20万元债务久欠不还,渔场也诉诸法院,要求王某偿还债务。
第一种观点认为,王某、黄某、李某三人开设的超市为合伙企业,所欠债务为合伙债务,三人应予偿还,并负连带责任。王某所欠渔场的债务,为其个人债务,应由其偿还。
第二种观点认为,王某、黄某、李某三人合伙开设超市,但王某中途转让退出,不予偿还债务。王某所欠渔场的债务,在超市经营期间,应由三人偿还,负连带责任。
笔者赞同第一种观点,分析如下:
本案被告王某、黄某、李某三人按照协议共同出资、领取营业执照进行经营活动,是合法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合伙关系。由于在合伙协议中没有约定经营期限,王某可随时提出退伙,但应提前30日通知黄某、李某。王某私自抽回出资的行为无效,王某在退伙时,必须对合伙财产进行清算。黄某、李某私分合伙财产的行为也是无效的,三人分别取得的合伙财产应全部返还,作为合伙共有财产,偿还合伙债务。
由于黄某、李某不同意常某入伙,因而常某对合伙超市的债务不承担责任。
合伙超市欠海洋公司的60万元债务,是2006年超市所欠货款,即该项债务是王某提出退伙时已经存在的合伙债务,因此,王某应和李某、黄某一起对合伙债务负连带责任。
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对合伙企业的债务,应先以合伙企业财产偿还,只有在不足清偿时,才用合伙人的个人财产清偿。本案合伙企业财产80万元,亏损了60万元,仍有20万元,应用于合伙债务的清偿。合伙超市欠海洋公司的债务共有60万元,在以20万元合伙财产清偿后,不足清偿的40万元,由王某、黄某、李某三人按其协议约定,依照其出资比例,以其各自的财产承担责任,三人对这40万元的债务承担的是连带责任。
王某个人由于从事鲜活商品贩卖亏损所欠的债务,是王某的个人债务,应由王某以他的个人财产偿还。本案中,王某的个人债务与王某所加入的合伙超市的债务同时存在,合伙人王某的个人债务的债权人渔场和合伙超市的债权人海洋公司都要求以合伙人个人的财产和他在合伙超市财产中的应有份额来满足自己的债权。在这种情况下,王某的个人财产首先应当偿还其个人债务;而王某在合伙超市中的应有份额优先用于偿还合伙超市的债务。本案中,当合伙超市财产不足清偿合伙超市债务,而王某的个人债务又未得到清偿时,在王某个人的债权人就王某个人财产满足债权之前,合伙超市的债权人无权要求王某以他的个人财产来偿还债务。合伙债务中王某应承担的部分,在王某无力负担的情形下,应由黄某、李某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