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秘是公司治理的关键人物,而公司治理在全世界都是待解的难题。《新财富》杂志社副总编刘凌云一言以概之,“董秘实际上在公司处于各方利益交汇的枢纽点。”董秘对外有监管机构、媒体关系、投资者的关系,对内还要进行沟通,督促上市公司规范运作。
她进一步解释,这主要跟现代公司的治理模式有关。现代公司的治理模式基本上是处于董事会梳理模式,董事会是负责治理的,总裁和高管负责执行,其他的就由董秘负责,例如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投资者媒体关系管理、股权管理等等,监管部门的联络基本上都是由董秘完成的,或者在监督和参与下完成的。“因此董秘是公司治理结构中关键的一环,主要的价值是保证公司运作的效率和安全。”
某上市公司董事会的董事在报告期内违规买卖股票,交易所发现后,与当事人面谈才了解到,他们竟然不知道有关买卖股票的禁止性规定。因为证监会和交易所发布相关通知后,董秘一个人“吃了”,没有传达给其他人。
监管部门认为,董秘作为上市公司和监管机构之间的桥梁,不是单方向的,而是双向的。
据了解,在对董秘的考核中,个人诚信是相关监管机构最为关注的问题。一些考核结果欠佳的董秘,最欠缺的也正是诚信。还有一种情形是,由于对规定的不了解,或者对规定理解不准确,董秘好心办坏事。
高莉在监管中还发现,股权分置改革或者是《刑法修正案6》的颁布,将操纵股价和虚假信息披露明确为刑事处罚,以此为分水岭,虚假和造假,或者是明目张胆的造假跟上世纪90年代或者是跟本世纪初的几年相比减少了很多,行为有所收敛,但同时,选择性信息披露,或者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谈到上市公司治理基础制度建设,高莉指出:“监管部门和相关主管部门都在推进此项工作,就企业自身发展来说,也是客观需要的。如何更好地结合起来,找到和推进更适合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这是我们近几年不断努力的方向。”
据一位董秘向CBN分析,其实内地的董秘很多都是工程出身、管理出身,或者直接就因为跟董事长关系比较好,而被推荐成为董秘,他们中有人不懂英语、有人不懂会计,或者不懂法律等。
“在香港,任何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都有机会做董秘。特许秘书公会要求必须‘三位一体’才能获得董秘认证。”魏伟峰介绍,一个是要通过公会的8门专业资格考试,内容涵盖行政和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公司秘书与法律事务、基金、保险、资讯系统管理与委员会管理等系统知识,即使最优秀的学员,全部通过也要至少两年,经过考试后还要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所谓的相关经验不是一般的经验,并不是老板的秘书,而是真正的高级管理人员的经验;最重要的一个是品德要好,诚信,要遵守公会的章程,如果违规会受到公会纪律委员会的处罚,最严重的是取消资格,也就是终生无法执业。
“内地董秘长远发展方向来看,也是要走职业化道路。”魏伟峰总结说。
更多企业相关知识尽在企业法律顾问http://www.lawtime.cn/qi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