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具有专利、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和驰名商标案件管辖权的中级人民法院分别为87个、45个、46个和45个;具有一般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为160个,具有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纠纷案件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为7个。共有7个高级人民法院、79个中级人民法院和71个基层人民法院开展了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试点。
陶凯元说,2014年是人民法院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最高法将继续加强知识产权审判监督指导,进一步规范法律适用,探索完善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制度。
去年,全国地方法院新收民事一审案件增幅由上年的45.99%下降至1.33%;新收行政和刑事一审案件分别由上年的上升20.35%和129.61%下降至1.43%和28%;而全国法院从2009年到2012年新收一审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的年平均增幅分别为37.63%、33.05%和48.05%。
在案件增幅总体趋缓的同时,涉外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增幅较大,同比增长18.75%;涉及前沿科技问题的新类型、疑难复杂案件,涉及知名企业重大利益的品牌保护案件,涉及技术成果商业使用的技术合同案件,以及涉及市场竞争秩序维护的不正当竞争案件等增多,案件审理难度不断加大。
审判质效明显提高、诉讼调解效果显著则是去年知识产权审判的新亮点。
据了解,去年,全国地方法院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一审结案率保持稳定,为87.95%;再审率由2012年的0.2%下降至0.09%;上诉案件改判发回重审率为5.84%。知识产权行政案件一审结案率为87.04%,比上年提高0.5%;审结的上诉案件改判发回重审率为9.8%,全国地方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刑事一审案件结案率为91.66%。人民法院继续加强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平均调撤率达68.45%。
审判影响力不断提升是知识产权审判又一大亮点。人民法院依法妥善审理一批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面广、利益纷争大、关乎产业发展方向的案件,切实平等保护各类权利主体和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有力提升了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影响力。
审理对确立互联网领域竞争规则有着重大影响的奇虎公司与腾讯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上诉案时,最高法组成由副院长奚晓明大法官任审判长的5人合议庭,向社会全程直播庭审过程,40余家境内外媒体对此进行了重点报道。这一强大阵容的公开审判和由此引发的持续广泛关注,彰显了法院坚定不移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信心和决心,得到社会公众和权利人普遍认同。
去年全国审结11万余知产案
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披露,2013年,全国地方法院共审结知识产权一审、二审案件114075件。最高法知识产权审判庭新收知识产权民事案件457件,审结417件,同比分别上升92.82%和69.51%。
据了解,2013年,全国地方人民法院共新收和审结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88583件和88286件,分别同比上升1.33%和5.29%。审结涉外、涉港澳台、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1697件、483件和69件。共新收和审结知识产权民事二审案件11957件和11553件,同比分别上升24.80%和24.33%。共新收和审结知识产权民事再审案件75件和96件(含旧存),同比分别下降56.40%和56.95%。
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依法受理与知识产权有关的诉前停止侵权申请案件11件,裁定支持率为77.78%;依法受理诉前证据保全申请案件173件,裁定支持率为97.63%,有效减轻当事人举证负担;依法受理诉前财产保全申请案件47件,裁定支持率为96.97%。
知产刑案近5年来首次下降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显示,2013年,人民法院受理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近5年来首次下降。
据悉,2013年,全国地方人民法院共新收涉知识产权刑事一审案件9331件,比2012年下降28.79%。全国地方人民法院共审结知识产权刑事一审案件9212件,生效判决人数13424人,给予刑事处罚13265人,分别同比下降28%、13.49%和13.52%。
在审结的侵犯知识产权罪案件中,假冒注册商标罪案件1546件,生效判决人数2462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案件1496件,生效判决人数2221人;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案件350件,生效判决人数589人;假冒专利罪案件1件,生效判决人数0人;侵犯著作权罪案件1499件,生效判决人数1490人;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案件15件,生效判决人数33人;侵犯商业秘密罪案件50件,生效判决人数7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