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仅为我国对外贸易知识产权争端的一个例子。《报告》显示,2010年以来,以知识产权、技术性原因导致的摩擦不断增多。2010年美国对中国发起的知识产权337调查19起,涉华337调查41.0%为电子产品。
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胜诉仍属凤毛麟角。统计显示,1986-2008年,美国对华发起的337调查案件中,已结案80起。其中13起以和解方式结案,占比16.3%;申诉方撤诉以及适用有限排除令的分别为8起,各占比10%,其余均是败诉。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升。据海关统计,2000年至2009年的10年间,高技术产品在我国货物出口贸易额中的比重由14.9%提高到31.4%,而技术含量普遍较高的机电产品在我国货物出口贸易额中所占比重则由42.3%提高到59.3%。
白明认为,虽然我国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一直处于不断提升过程中,但也未见贸易摩擦因此而减少。相反,除了传统上的“两反一保”措施外,近年来中国在高端产品上面对的贸易壁垒也更加隐性化。例如,发达国家经常使用技术性贸易壁垒手段堂而皇之地打压中国高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生存空间。另外,质量认证和绿色壁垒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日益显著。
屠新泉表示,对于这种技术类的贸易壁垒,目前企业很难通过政策调解来削弱其影响,长期看,中国企业只有掌握标准制定权,才可能摆脱被牵制地位。
业内人士也指出,排除外部因素,中国企业的“内斗”是不容忽视的原因。以数据卡为例,当初,华为公司借助USB接口广泛普及的时机,推出即插即用的USB数据卡产品。2007年欧洲市场的3G数据卡价格为150欧元左右,之后个别中国厂商为了提升市场份额挑起价格战,到2010年单台销售价格甚至降到20-30欧元,导致欧洲中小厂家的市场占有率迅速从65%降至不足20%,有的企业甚至濒临破产,这直接导致欧盟启动了针对中国数据卡的“两反一保”。虽然此案已告一段落,但对于中国电信制造业来说,如果不能吸取教训,将来可能还会遭遇更严厉的贸易保护措施。
长期以来,“中国制造”依靠基础品质的可靠和较高的性价比风靡世界市场,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仅靠此已无法在国际竞争中站住脚。
业内人士分析,中国企业要立足于国际市场,除了不断巩固低端市场,更要勇于布局中高端市场,坚持不懈的科技创新才是中国制造最终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以数据卡市场为例,中国企业正是借助技术创新,才在欧洲市场取得成功。而欧盟委员会决定终止“两反一保”调查,最终也得益于企业自身强大的实力。
不过,相比世贸组织中的其他成员,中国在主动利用世贸争端解决机制方面仍略显谨慎。根据《报告》,截至2009年底,中国在世贸组织共发起6起争端,被诉17起,申诉指数仅为0.35,是同收入水平成员或同经济规模成员中最低的。
对此,商务部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表示,中国企业还应该化被动为主动,学习有效利用国际经贸规则积极应诉。
中国机电商会法律服务部主任刘慧娟认为,是否尊重创新、合理使用和分享创新是中西方市场竞争游戏规则的根本差异所在。中国企业应在相关行业中通过创新实现企业价值和市场地位。
白明认为,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战略着眼点。面对未来可能增多的贸易摩擦,无论是政府、行业组织还是企业,都应有清醒认识并做好思想准备。除了要从预警、应诉、反制等环节入手加以及时应对外,还要在规则制定、标准采用、专利注册等方面未雨绸缪。(光明日报记者李金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