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家住瑞金路的刘先生致电反映自己前天带孩子看病遇到的奇怪事情。
刘先生的儿子今年3岁,前两天因为脱了一下衣服,结果导致孩子有点轻微的咳嗽,持续了两天之后,家人决定带孩子到附近的一家三级医院的儿科看病。医生询问了症状,用听诊器诊断后,判断为早期支气管炎,然后开单要求做血相化验和肺部透视检查。刘先生当时就对此提出了异议,这么小的孩子做透视检查,会不会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呢?医生怔了一下,然后划掉了肺部检查的单子。最后医生开出了药单,共花掉了300多元。得到了一次输液用的针剂、药水,以及一瓶口服药,然而刘先生翻看口服药的说明书时,发现上面赫然写着:孕妇、儿童忌用。面对刘先生的疑惑,这位医生轻描淡写地回答,这是特效药,量小一点没有关系。
据了解,不少患者都遭遇过这种情况。得了子宫肌瘤可保守治疗亦可切除子宫———“切掉吧”。
南京某资深妇产科专家透露,其实相当一部分“全宫切除”手术根本没必要,但是不少医生都习惯性地认为,得了子宫肌瘤,子宫大于妊娠两个月就该全切。而更严重的是医生在建议病人全宫切除的同时,往往不将其他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一一告知。而实际情况是,子宫肌瘤癌变几率仅为十万分之二十四。而女性一旦失去了子宫,会导致更年期提前,会影响夫妻生活,8至10年后,没有了子宫的女性可能会出现体内器官的脱垂,出现尿失禁或者胃下垂等疾病。据来自广州某三甲医院的统计,每天的全宫切除手术多达五六例!
据介绍,在治疗过程中,不恰当、不规范、不负责任甚至不道德,脱离病人病情实际,超出病人精神、心理、生理、器官功能承受能力,而进行的检查、用药、治疗、手术等医疗行为都可以定义为过度医疗。“过度医疗”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因病人强行索求所致,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点明用药,点名检查。而另一种则是医务人员为某种目的(如增加经济收入)而有意为之。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过度医疗并非只是浪费医疗资源那么简单,更主要的是它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不该做的检查做了,如果是无创的,仅仅是多花了一些钱;如果是有创的,还要再承担肉体上的痛苦。不该用的药用了,就可能因为药物的毒副作用造成脏器损害、成瘾依赖,甚至致残、致死等。
原因一医院创收对于公有制医院,目前国家所给予的财政补贴非常有限,90%以上要靠医院自己创收。为了保证盈利,医院按科室收入完成情况来分配奖金和工资,这迫使医生想方设法增加诊疗的项目、次数,以期获得较好的收益。实行药品招标后,临床用药档次普遍提高,廉价药品被冷落。药品和设备销售中各种明折暗扣,促使高价药、滥用药、超标用药十分普遍。原因二“举证倒置”
现在我国的医疗事故条例实行“举证倒置”,就是说当发生医疗事故,患者状告医生的时候,不必由患者出示医生有罪的证据,而要求医生提供自己无罪的证明,否则即判定医生有罪。于是,医生为了避免漏诊或者误诊,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便会要求患者做所谓的全面检查,使自己的诊断有更多方面的充足的依据。也就是说,为了自保,无论是检查还是开药,医生可能会倾向于保险第一。这样一来,就难免会扩大检查范围,造成过度医疗。原因三追求“根治”
很多人认为,治病求“断根”是天经地义的事。专家认为,首先要确定什么叫“根治”。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根治”是指一次治疗后不再发病。其实,能一次治疗不再发病的疾病并不多(只有那些能获得永久性免疫的病,如麻疹、天花、水痘等;某些经正规用抗生素治疗获治愈的感染性疾病,如大叶性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一些经手术治疗摘除病灶后不再发生的疾病,如阑尾炎、扁桃体炎等,才可称得上“根治”)。如感冒治愈后还有可能再次感染而发病,这是大家都能理解的常见病;再如子宫肌瘤、胃溃疡就算是手术切除后也有可能再次发病。原因四过分“大方”
在“手头”越来越宽裕的情况下,人们对治病也越来越“大方”,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当前医疗改革中依然享受着公费医疗或者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的患者,由于看病不花自己的钱或者很少花自己的钱,一旦有错误的医疗消费观念,在看病的过程中就容易滋生过度医疗消费的愿望与需求。专家提醒:就医并不等同于普通的消费,不能简单地用价格来衡量诊疗质量的高低。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诊疗项目。原因五广告误导很多患者因为医药知识
的匮乏,容易轻信一些媒体上刊登(播发)的所谓医药广告。比如乙肝病毒携带者,轻信能让大小三阳迅速转阴的虚假广告,结果花了很多冤枉钱,大小三阳没有变化,人却被弄得倾家荡产。有的根本就不是大小三阳,被骗子扣上了“乙肝病人”的帽子,于是到处求医购药,被骗得两手空空。原因六盲目尽“孝道”
“只要是给爸爸治病,花再多的钱,我们做儿女的都心甘情愿。就是觉得父母把我们养大那么辛苦,花了那么多心血。像父亲那个病虽然我们也知道治也没什么用,但总算是尽了做子女的一份孝心,将来自己心里也好受些呀。”这是一位病人家属的话,这番话,既让我们敬佩其孝心,又为其的无奈和无知感到同情,对其助长过度医疗感到可悲。
知名医院管理学专家、南京军区总医院易学明院长认为,为了解决“看病贵”和“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患者最反感的问题,我国大医院的规模和医疗收费都应该适当封顶,无限制是不行的,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医疗过度。
易学明院长认为,医院不能一味搞创收,把经济效益摆到不适当的位置。因为医患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病人的医疗消费要全听医生的,如果医生一心想“创收”,收费必然会往上蹿,看病当然就会越来越贵,本来3000元就能解决的阑尾炎手术就会变成一万元,病人怎能没有怨气,怎能不发生纠纷呢?还有“过度医疗”,动不动就做昂贵的检查和手术等。他说,大医院应该给自己下“限收指标”,将每年的医疗业务收入“封顶”。
易学明院长还指出,大医院的床位使用率不是越高越好,该“赶走”的患者有时就是要“赶”,把他们“赶”到基层医疗单位。他们医院就有规定,普外科不收慢性阑尾炎、疝气等下腹部手术病人,此类手术一律介绍到下级医院去做。当然,为什么不收,一定要对病人讲清楚,取得病人的理解。还有在病房过道内加床的问题,一定要解决。现在一些医院都不大注意加床问题,甚至将其作为自己医疗技术高和受病人欢迎的标志。其实在过道内加床是不安全的,因为没有呼叫铃,没有抢救设备,也是不规范的,病人在走廊里不可能得到满意的服务。为何会出现过道加床?其原因之一就是无论大病小病都“来者不拒”。
《江南时报》 (2005年11月19日 第二十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