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展示的规划科技、生态建筑、低碳等前沿性、战略性、开创性新技术、新理念,将对上海抢占新一轮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上海“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规模将实现翻番。
在“世博效应”刺激下,消费成为上海今年上半年经济成绩单上的亮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920.95亿元,同比增长17.5%。
但在上海的决策者看来,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航运服务业等高端现代服务业,才能真正体现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含金量。今年以来,随着股指期货顺利推出,短短数月,金融期货市场、银行间贷款转让市场、非上市公众公司股权转让市场纷纷落户上海,信托资产登记转让市场、保险交易市场也在积极筹备中。
普华永道针对21个世界级大都市展开的“机遇之城”问卷调查中,在外商直接投资、金融价值以及创造就业机会项目的数量这三项指标中,上海雄踞榜首。
在世博园“城市最佳实践区”的马德里案例馆,造型美观的“竹屋”堪称低碳建筑的典范。屋顶设有蓄水池,池中种满绿色植物,可改善楼体的隔热性能;设置在顶棚中的可穿透的非晶硅材料板块则每年可以提供1090千瓦时的光伏能源。
如果说,“包容性增长”意味着让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那么,这些与“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的理念,在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在上海7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然星火燎原……
一直习惯把“进城”叫做“去上海”的松江人欣然发现,坐地铁到上海商业中心徐家汇只需半个多小时;一直“孤悬海外”的崇明岛居民,即将在家门口迎来高等级医院的医疗服务;一些有眼光的投资家,正在将资金投向上海郊区新城的养老、健康行业。
世博还未落幕,上海已公布了一系列后续规划:今后5年全面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将全市地铁运行总里程由目前的400多公里延伸突破至600公里;社保方面,上海已有百万被征地农民参加了“小城镇综合保险”,“镇保”将进一步向被征地农民聚焦;教育方面,上海正在郊区集中建设大型居住社区的公建配套学校,推动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向郊区转移,而所有在沪农民工同住子女均已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公共租赁房的保障范围则拓展至“常住人口”……
一幅幅城乡融合、和谐发展的美丽画卷正在黄浦江畔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