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妥善处理医疗事故纠纷,国务院于2002年4月4日公布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条例》属于行政法规,其法律位阶低于《民法通则》。《条例》是专门处理医疗事故的行政法规,体现了国家对医疗事故处理及其损害赔偿的特殊立法政策。但同时也打破了人民法院对医疗事故纠纷案件的立、审程序,在立案上取消了作为立案前置条件的医疗事故鉴定这道门槛,医疗纠纷案件数量剧增。由于人们对《条例》和《民法通则》的理解不一致,导致医疗纠纷案件一度在适用法律和举证责任分配问题上处于混乱状态 2004年4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负责人就审理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答记者问时明确地阐述了上述问题,值得我们在审判实践中借鉴。
所谓医疗纠纷案件,实际上是因医疗过失致人损害这一特殊领域的侵权行为引发的民事赔偿纠纷。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医疗纠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医疗事故侵权行为引起的医疗赔偿纠纷案件;另一类是非医疗事故侵权行为或者医疗事故以外的其他原因引起的医疗赔偿案件。虽然这两类案件都与医疗行为有关,但是产生纠纷的原因不同,前者致害的原因以构成医疗事故为前提,而后者致害的原因是不构成医疗事故的其他医疗过失行为。案件的分类不同,在法律的适用上也有所不同。《条例》是专门处理医疗事故的行政法规,是从特别规定的意义上解决医疗事故这一特殊侵权类型纠纷的责任承担问题。因此。人民法院处理医疗事故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时应以《条例》为依据。对不够成医疗事故的其他医疗侵权纠纷应当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处理。
明确了法律适用问题,回头看一下审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医疗纠纷发生以后,当事人以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起诉到法院的,人民法院按照《条例》的规定处理,相对简单。当事人以非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起诉到法院的,则相对复杂。首先,从赔偿额度来看,按照《民法通则》来处理纠纷的赔偿额度要远远高于按照《条例》处理的额度。所以因医疗事故受到损害的患者,可能会以非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向法院起诉,其次,医疗事故的鉴定程序比较复杂,鉴定机构的中立程度容易让患者产生合理的怀疑,使患者怠于鉴定。因此非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案件数量远高于医疗事故纠纷。这就无形中增加了审判工作的难度,对医疗事故和因果关系及医疗过失的认定,涉及医学领域中的专门问题,不是法官凭经验可以认定的,一般都要通过鉴定才能认定。这样一来,在一个案件中很可能要进行医疗事故和医疗过错的两次鉴定才能确定法律适用问题,而这两次鉴定分属医学会和司法鉴定,不仅加大了法院的工作量,也增加了当事人的经济负担。这个问题在本地区虽有所改善,但尚需进一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