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线粒体有4层磷脂分子
B.用新鲜、成熟的天竺葵叶片作实验材料,可用于观察染色体的形态
C.在经解离和染色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中,可观察到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缓慢移动
2.疟原虫寄生在人体红细胞中,引发的疾病称为疟疾。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药物。该药物首选作用于疟原虫的食物泡、表膜、线粒体、内质网等,此外对核内染色质也有一定的影响。主要用于间日疟、恶性疟的症状控制,亦可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盘状红斑狼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疟原虫寄生在人的红细胞时,利用其自身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B.青蒿素干扰了疟原虫的生物膜系统的功能,从而引起疟原虫死亡
C.在野生植物中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青蒿素可用于某些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A.该过程可以在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进行,但不可以在失去分裂能力的细胞中进行
B.图示过程所需的酶是解旋酶和DNA聚合酶,模板为DNA的一条链
C.若甲出所示碱基发生替换,则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可能发生改变
4.河豚毒素是自然界中所发现的毒性最大的神经毒素之一,是河豚鱼体内所含的一种生物碱。以河豚毒素处理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得到如下结果:
组号 实验处理 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mV) 微电极刺激突触后神经元测得动作电位(mV)
A.河豚毒素的作用机理可能与神经元膜上钠离子通道的阻断有关
B.河豚毒素的作用机理只是阻断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5.在水稻的生长发育到成熟过程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整个过程中,光合作用强度始终都是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B.整个过程中,叶绿素含量始终多于类胡萝卜素的含量
D.水稻开花时恰逢长期的阴雨天,给水稻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促进结实,提高产量
6.近年来,全国许多丘陵山区农村兴起了驯养胡蜂的热潮。胡蜂是膜翅目的一类昆虫,胡蜂的食物来源主要是含糖树脂类、昆虫类、浆果类和花蜜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胡蜂和开花植物之间的适应性特征是共同进化形成的
D.胡蜂类种群数量的多少间接说明某丘陵山区的环境优劣
29.(10分)某科研小组以“”冬丰1号”品种的冬小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①选取土质相同、面积相同的4块种过小麦的农田分别编号,播种前施肥相同,探究不同管理措施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见下表;②将若干水培的冬小麦放入含有二氧化碳缓冲液的密闭透明的装置中,在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通过传感器测定密闭装置中一天24小时内的氧气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见下图:
分组 处理 2012~2013年 2013~2014年
(1)根据实验①结果,第2组产量高,是由于除草剂的使用减少了杂草的 作用;第3组用秸秆覆盖不长冬小麦的地方,除防止杂草生长外,秸秆还具有 的功能。
(2)根据实验②结果,A、B两点表示冬小麦其叶绿体的细胞的光合作用总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冬小麦所有细胞的呼吸作用总量;一昼夜冬小麦净释放氧气的量为 。AB段(不包含A、B两点)氧气含量不断下降的原因是 。
30.(10分)尿崩症(DD)是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病变,引起抗利尿激素(ADH,为九肽类激素)的产生或作用异常,导致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
(1)ADH通常由 释放,作用于 ,使其对水的通透性 (填“增大”或“减小”)。
(2)患者尿液渗透压通常比正常人的尿液渗透压 。若该疾病是由ADH的产生或释放量减少所致,是否可以通过口服ADH治疗? 。
31.(10分)某学校生物活动小组发现一种野生植物,这种植物有的开紫花,有的开白花,花瓣类型有单瓣的也有重瓣的(重瓣的雄蕊变成了花瓣)。此小组针对该植物的花色(设由R、r基因控制)和花瓣类型(设由Y、y基因控制)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每组均随机选取多株亲本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一 紫花单瓣花X紫花单瓣花 1239 0 611 0
二 紫花单瓣花X白花重瓣花 301 305 299 302
(2)由实验二可知,决定花色和花瓣类型的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 定律。
(3)实验二中,只考虑花瓣类型,花粉的基因型是 ,卵细胞的基因型是 ,重瓣花的基因型是 。
(4)紫花植株中,花瓣细胞能产生紫色色素,叶片内的细胞却不能产生紫色色素,其根本原因是 。
32.(9分)2016年3月24日,芜湖新闻网和大江晚报报道,芜湖检疫局在对来自埃塞俄比亚的一批进口黄白芝麻进行检疫时,截获了被列为世界十大恶性杂草之一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假高粱,据调查,假高粱是谷类作物、棉花、苜蓿等30多种作物田里的主要杂草,被普遍认为是世界农作物最危险的杂草之一,它能以种子和地下茎繁殖,是宿根多年生杂草,繁殖力很强,一旦传入并扩散,铲除难度很大。假高粱侵染处,生物多样性明显降低,对本土植物影响很大。据题意回答:
(1)假高粱与高粱为近缘种,判断二者是否为同一物种的依据是二者之间是否存在 。
(2)假高粱入侵某地区后,短时间会呈 曲线增长,长时间将会引起某地区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 ,从遗传进行角度看,高粱属作物的优良基因频率将会 。
(3)可育的假高粱在开花时遇到高温会导致子实不育,说明生物的表现型是 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
土壤微生物分离培养技术在微生物环境功能研究、代谢途径的阐明、特定功能的验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者可以通过培养基的优化和重新设计来达到分离土壤微生物的目的。以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为达到分离的目的,培养基的成分必须以尿素为 。制作固体培养基时需加入 作为凝固剂。为方便计数,可用 法接种。
(2)在使用同一土壤样品和培养基已灭菌的情况下,甲同学从对应 倍稀释的培养基中筛选出约20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筛选出约50个菌落,请分析甲同学筛选出菌落较多的原因: 。(写出两个原因)。
(3)在细菌分解尿素的反应中,细菌产生的 酶可将尿素分解成为氨。为进一步分离得到的细菌是否可以分解尿素,可在培养基中加入 指示剂,若该指示剂 ,则可初步鉴定该细菌可以分解尿素。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荷兰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激素用蛛丝蛋白制成了一种高强度人造皮肤,这种“皮肤”甚至能够抵御子弹的射击而不被穿透。实验中,研究人员首选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一种山羊,这种山羊能够生产出具有蛛丝蛋白的羊奶,在羊奶中加入一种特殊的溶剂后,就能提取到大量的蛛丝纤维,这种蛛丝纤维甚至比著名的用于制作“防弹背心”的凯夫拉尔纤维还结实。将这些纤维纺纱编织就能制成所需要的“超强布料”。
(1)上述转基因山羊培育过程中,肯定用到的工具酶有 。
(2)为使蛛丝蛋白基因转让山羊细胞后能够在乳腺细胞中表达,可将目的基因与 等调控组件结合。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可以用 法导入山羊的 细胞中。
(3)若对该转基因山羊进行克隆,用该技术利用的基本原理是 ,用到的主要技术手段有
(2)等于 25 光合作用弱于呼吸作用或只有呼吸作用
(1)重瓣 (2)分离和自由组合 (3)y Y和y Yy (4)基因的选择性表达(1分)
(2)以尿素为唯一氮源 杂菌污染(或无菌操作不当)
(2)乳腺蛋白基因启动子 显微注射 受精卵(1分)
(3)细胞核的全能性 动物细胞培养(或早期胚胎培养) 胚胎移植
完整版免注册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skDKRYd